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第十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学生用入书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2)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5.北和谈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背景: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长江以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故能领导人民取得中北的军事力量已全线崩溃。迫于内外压力,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由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是马克思代理其总统职务。李宗仁表示愿以中共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提出的条件为基础进行和谈判。胜利,是的胜利,从根本上改(2)举行: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席代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表的中共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民党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举行和谈判。汇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3)结果: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成的《国内和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成6.渡江战役功的根本。(1)过程: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2)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唤起民众投身百万雄师在西起、东至江阴的千里战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得到拥护和支持的线上,分三路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长江基础。防线。(3)重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利益,是中(2)影响: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保证。治中心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4)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战略,是中国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7.胜利的原因(1)国民党: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271
本文标签:
高考模块分段测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