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2026届高三月考滚动卷(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全国名校2024年高三六月大联考
2、全国名校2024高三6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
3、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滚动提高测试卷语文
4、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名校联考卷语文
5、2024高三单元滚动检测卷语文
6、全国名校2024年高三6月大联考新课标一卷
7、2023-2024学年上期高三名校联考六
8、2023-2024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名校联考卷
9、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名校联考卷
10、2023-2024高三滚动卷答案
材料二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在国家现代化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必由之路。文化是影响和解释人类生活方式的知识、制度和观念的复合体,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包含思想、信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在内的观念上层建筑,也即意识形态。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意识形态是文化的内核。可以讲,意识形态直接决定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也深刻影响着人民精神世界的思想境界和价值导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首要的是举旗定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建设文化思想内容强国,厚植鲜亮的精神底色,使主流思想舆论成为人民精神成长的“推进器”思想共识的“黏合剂”道德养成的“风向标”。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之争。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而言,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是互相定位、互利共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资源宝库,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精神财富。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继承优秀文化基因、抛弃过时文化要素、增加新鲜文化内容,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的文化资源强国。要通过挖掘和阐释历史文物、文化遗产、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更好打造文化标识、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使人民在厚重的文化资源中涵养丰沛的精神源泉、汲取丰润的精神滋养、构筑丰盈的精神家园。文化贵在创新创造。创新创造不仅是文化的生命之键,更是文化的魅力之源。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只有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同时,只有顺时应势、推陈出新地推进文化创新创造,文化才能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归根到底要靠创新创造。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文化创新创造,要以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激发人民由表及里、器韵俱佳、形神兼备的文化创新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强国。世界文化缤纷多彩,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色和精华,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可。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融,坚持文化互惠互利,拓展国际文化交流,海纳世界文化精华,丰富中华文化内涵,打造中国文化精品,提升中华文化魅力,无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一条合理路径。(摘编自张智《中国式现代化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今的人们除了追求物质财富外,对精神财富也给予了高度的期待,这是符合人性主体价值观的。B.新时代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从文化资源上厚植底色,还要从内容上增加新鲜文化。C.世界文化各有特色,新时代坚持文化交流互鉴,不断提升中华文化魅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唯一路径。D.两则材料都着眼于新时代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但材料一重在阐述做法,材料二重在分析原因。柳州市2026届新高三摸底考试语文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