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历史-QG 历史试题

[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历史-QG 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大联考历史答案
    2、2023-202422届高三大联考历史qg学生用卷第1联
    3、2023-2024全国大联考第四次历史
    4、2024历史第二次大联考
    5、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试卷历史
    6、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试卷历史
    7、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历史
    8、2024全国大联考答案历史
此强化教权,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强调皇权来自诸侯选举和上帝授予,以此抵制教权的控制,这表明中世纪西欧王权和教权在竞争中并存,故C项正确。教皇的企图受到世俗王权的抵制,并非“教皇控制了社会政治生活”,排除A项;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由上帝亲自授予”表明世俗王权仍借用宗教的名义,排除D项。10.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拜占庭帝国的扩张过程中,在欧、亚、非三大洲广阔的范围内,先后出现了多个文化艺术中心,这反映出拜占庭帝国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故B项正确。拜占庭帝国后期衰落,其文化也受到破坏,“持续发展”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拜占庭帝国后期,领土缩小,政权走向瓦解,排除C、D两项。11.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源于中国汉代的七夕节,在当时的日本宫廷广受欢迎,这体现了日本在同中国交往中对中华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中的“734年”处于中国的唐代时期,排除A项;“全盘吸收”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信息只呈现了日本宫廷里七夕节的景象,无法反映民间的情况,“普遍接受”的说法据此无法判定,排除C项。12.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玛雅人所崇拜的众神中,其职能主要表现在降水、庄稼、丰收等方面,这体现了玛雅人对农业生产状况的高度重视,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农业生产技术停滞不前”,排除B项;神灵崇拜属于玛雅文明的组成部分,并不会因此而阻碍玛雅的社会进步,排除C项;玛雅人通过神灵崇拜,祈求风调雨顺,这从侧面反映出其社会生活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排除D项。13.(1)内涵:忠君孝亲,追求家国情怀;崇尚德行,追求舍生取义。(6分)历史意义:有利于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维护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为当下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9分,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传统儒家思想和宗法观念的影响;统治集团的支持和推动;宗族组织和族规祖训的维护;封建小农经济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10分)14.[示例门认识:“加洛林文艺复兴”促进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进步。(2分)说明:从8世纪中期起,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掀起了大规模的文化运动,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全国文化教育机构,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法兰克王国不仅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教育文化成果,还召集众多学者对欧洲各地文化进行汇总。这些举措促进了欧洲古典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提高了社会文化素养,初步改变了日耳曼人文化落后的面貌,为后世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加洛林文艺复兴”为进一步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11分)综上可知,“加洛林文艺复兴”推动了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成为中世纪欧洲社会进步的驱动力。(2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97:【23·G3AB(新高考)·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必考-一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