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语文-QG 语文试题

[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语文-QG 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全国大联考第二次语文答案
    2、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试卷语文
    3、2024全国大联考第二次语文
    4、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语文
    5、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语文
    6、2023-2024全国大联考语文试卷高三第二次
    7、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
获奖名单还是文学新人名单,女性作家都逐渐占主导地位,新时代诗歌也有这种趋势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男女更加平等化等国素,女性写作势头上升。《诗利》先后推出青年女诗人专辑、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显示了一种趋势。女性诗歌也正在形成由”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等女诗人构成的诗歌谱系。⑦第四是青春写作。青春写作是永恒的话题,特别对中国来说,中国现代,性形象就是青春形象。学者宋明沛认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陈独秀的《数告青年》,李大钊的《青春中华之创造》等文章中,都有类似思想,强调“个人有个人之青春,国家有国家之青春”。青春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最主要的形象。《诗刊》社的“青春诗会”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它代表一种创新、一种希望和一种未来。新诗的主角是青年,具有更自由开放的精神和新时空观,新天下观的青年。新诗现代性仍然在成长之中,新时代诗歌也是如此。⑧诗歌维新,从新诗革命到新中国,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国现代性正在进行之中,中国现代化新征程正在全面开启,新时代诗歌应该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创造文明的新形态。这是中国诗人的历史责任和光辉使命。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摘编自李少君《诗歌维新:新诗、新时代与新气象》)DA新时代诗歌处于新的世界诗歌版图已然形成和中华民族正在复兴崛起这两大变局中。B.创新对于中国新诗、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明都至关重要,创新是新时代诗歌的本质。C.新时代诗歌的主题写作是1980年以来对于个人化、碎片化诗歌写作的深化和升华。D.女性写作呈上升趋势成为新时代诗歌十年的-一个新气象,女性诗歌谱系正逐渐形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由诗歌与文明的关系提出新诗对于中国现代文明的意义,进而引出论题。B.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结构,分论部分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两个方面呈比较关系。C,文章第⑦段论证青春写作是永恒的话题时,引述学者宋明炜的观点,增强说服力。D,最后一段呼应开头,并指出在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中中国诗人的历史责任和光辉使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语言的最高形式,诗歌可以敏锐觉察到时代的变化,可以参与并推动文明的发展。B.新时代诗歌之“新气象”,体现在主题写作、生态写作、女性写作、青春写作等多个方面。C.新时代诗歌创作树立了新的宇宙观,诗歌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世界、天下和宇宙。D.具有更自由开放的精神和新时空观、新天下观的青年是新诗的主角,其形象彰显中国现代性。(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在当天举行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材料一:院发布了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该调查自1999年开展,如一年一度的国民阅读“体检报告”,综合反映着我国国民阅读水平。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7%,较2020年的59.5%增长了0.2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24.6%,较2020年的25.5%下降了0.9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18.4%,较2020年的18.7%下降了0.3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阔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6%,较2020年的79.4%增长了0.2个百分点。【高三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第2页(共8页)】23310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