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三第一学期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考试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9.2020年10月,Bi0 ospace报道,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对84285名新冠肺炎惠者做了一项“大不列颠智力测试”研究,结果发现感染新冠病毒与严重认知障碍(记忆空白、注意力下降,器官功能下C当正常机体血糖含量较低时,肝糖原氧化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降)相关,住院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认知衰退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乙组人群可能为糖尿病患者,其餐后胰岛素含量比甲组人群低A.学习和记忆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与脑内蛋白质合成无关1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B.注意力下降,将会影响瞬时记忆转换至第一级记忆的过程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C.大脑皮层具有语言等高级功能,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在大脑右半球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D.大脑皮层虽然可控制机体反射活动,但是对外部世界感知不属于其功能范畴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10.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⑤给雌、雄亲鱼注射性激素类药物,就能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②小肠黏膜十稀盐酸十沙子→制成提取液→注人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③稀盐酸→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④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14,图1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图2中A、B表示人体某生理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产热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①与③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通向小肠的神经,四组实验的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C.①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D.胰腺分泌的胰液可通过血液运输到达作用部位机体→下匠体后叫肾小管、集合管11.两种异常肥硕的小鼠“肥鼠”和“糖鼠”,科学家对其肥胖原因提出了假说:两种小鼠“血液中缺乏a垂体前叶,甲状腺,骨酪肌冈抑制肥胖(或食欲)的物质”。将“肥鼠”和“糖鼠”分别与正常小鼠形成“连体小鼠”,“连体小鼠”指寒冷神经哈一→仔上鼠d内脏皮肤将两只鼠从肩膀到盆腔之间的皮肤连在一起,使两者的血液循环联通(如图),在相同的条件下限时向养。结果“肥鼠一正常鼠”连体组,“肥鼠”食欲恢复正常,肥胖症消失,正常鼠仍正常;“糖鼠一正图1常鼠”连体组,“糖鼠”仍然不停进食,维持肥胖,正常鼠精神不振,食欲差,最后饿死。下列叙述错A.图1中垂体分泌的e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误的是B.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C.图1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骨骼肌均为效应器D.若图2表示某人从安静到运动或者开始发烧并维持一段时间,则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15.血液中钠盐含量降低时,一般会发生A.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B.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小D.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减弱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图1为膝跳反射示意图,图2为动作电位在神经元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肥鼠”和“糖鼠”肥胖的原因不相同膜电位mVB.“糖鼠”的细胞表面可能缺少识别抑制肥胖的物质的受体+40C.“糖鼠一正常鼠”的连体实验不支持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肥胖形成原因的假说D.若将“肥鼠”和“糖鼠”进行连体,“肥鼠”的食欲依旧旺盛,身体肥胖12.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联素能调节糖的代谢。为研究脂联素与胰岛素敏感指数(S)、血糖、胰岛素的相关性,科研人员对甲、乙组人群进行实验,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组别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脂联素/(mg/L)胰岛素敏感指数/(S1×10-)甲4.755.2412.818.59.0815.025.191.83图图2乙注:胰岛素敏感指数越低,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越差A给予伸肌处的感受器适宜刺激,可引起伸肌舒张,屈肌收缩,完成膝跳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在膝跳反射发生过程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D上没有动作电位的产生A.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推测脂联素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C,图2CD段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形成与钠离子内流有关B.胰岛素敏感指数低时,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能力增强D.图2D点细胞膜内侧的钠离子浓度不可能比外侧高生物第3页(共8页)生物第4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