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南阳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南阳市一中高一月考
    2、2023-2024南阳一中月考试题
    3、南阳市2024高三期中试题
    4、南阳一中2024高三第十次考试文综答案
    5、2023-2024南阳一中高一第一次月考卷
    6、2023-2024南阳一中月考成绩
    7、2024南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8、南阳市一中2024高三人数
    9、南阳市2024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0、南阳市语文高三期中2024
9月月考参考答案1.C【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C材料二提到“这种不平衡不对称又经由一系列伦理规范而加以合法化”,所以,选项中说“这种失衡性会经由一定的伦理规范调整加以均衡化”不对,不会“均衡化”,反而是认可、加强这种“不平衡”。故选C。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C.材料三中作者说“这一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并未完全否定,所以选项中说“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这一理论在当代的适用性予以否定”是错的。故选C。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推己及人,就是先承认一个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而后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再向外推一影响别人。A、B、C三个选项都在强调“推己及人”中以“己”为中心,先克己修身,而后影响别人这一特征;D选项强调个体按照自己的位次,安分守己,不逾矩,不符合“推己及人”的特征。故选D。4.①举例论证。如用刘关张桃园结义后的关系模式,具体形象地阐释“上下尊卑不对称机制会经由伦理规范发挥作用”这一理论;②引用论证。如引用孔子的话,有力地论证了私人生活中的伦理关系和公共生活秩序的因果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论证方法的能力。“而当朋友关系发展到结义兄弟时,上尊下卑的不对称机制便会通过‘兄弟'一伦的规范而发挥作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之后的关系模式以及梁山泊众好汉之间的等级差别便是这方面的例子”,这是举例论证,用刘关张桃园结义后的关系模式,具体形象地阐释“上下尊卑不对称机制会经由伦理规范发挥作用”这一理论;“这便是孔子说的:‘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是引用论证,意思是“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引用孔子的话,有力地论证了私人生活中的伦理关系和公共生活秩序的因果关系。5.①完善权利和义务的均衡化;②完善对社会资源的公平合理化分配;③推进社会法治体系建设,确保司法公正,杜绝人情、礼俗对司法的干扰;④完善公正、开放的社会治理体系,避免因血缘、地缘等关系造成社会不公。【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由“通过权利与义务的失衡来维系尊卑大小的差别,而这种不平衡不对称又经由一系列伦理规范而加以合法化”可知,应完善权利和义务的均衡化;由“通过对资源的控制来维系尊卑大小的差别。以家庭生活为例,家长通过“家产共有'的方式而使其他成员依附于自己。根据同一逻辑,在帝国时期,皇帝可以随意剥夺其臣民的私有财产,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知,应完善对社会资源的公平合理化分配:由“通过非正式的礼俗和正式的法律来惩罚敢于向尊卑上下差序提出挑战的社会成员,并因此而进一步巩固建立在差等之上的秩序”可知,应推进社会法治体系建设,确保司法公正,杜绝人情、礼俗对司法的干扰;由“通过某种制度化的社会流动渠道使许多人得以逐渐或突然提升自己的社会位置,从而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尊严。这种流动机制在改变个人位置的同时强化了尊卑上下的等级结构本身,因为每一个历尽艰辛爬到上层的人都自然会尽力维护尊卑之差等,以便自己可以充分享受苦尽甜来的满足”可知,应完善公正、开放的社会治理体系,避免因血缘、地缘等关系造成社会不公。6、选C,A项“前者在后者面前相形见绌”正确,而“自愧不如”原文没有相关表述。B项紧张这一细节是他装出来的。D项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7、①照应题目“高手”②交代人物身份,是“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③为下文故事情节展开做铺垫④为故事结尾埋下伏笔。(写够三点即可得6分)8、①外表普通,长相土气。②狡诈,富有心机,善于伪装自己。③制造赝品水平高。(每条2分)9.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不能仓促间自己因胆怯后退。“遽”,匆忙、仓促。解释正确。B.句意:唐庄宗领军驻扎在朝城。“军”,驻扎。解释正确。C.句意:秋天的庄稼没成熟。“稔”,庄稼成熟。解释正确。D.句意:那么就能使大热天因此变得凉快。“坐”,因此、因为。解释错误。故选D。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与”,动词,给。/介词,和。二者意义和用法不相同。B.“为”,介词,替。/动词,担任。二者意义和用法不相同。C.“以”,介词,把、以。/连词,表目的,来。二者意义和用法不相同。D.“见”,均为助词,表被动,被。故选D。1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为了能够把收藏的全部东西给皇帝用来赏赐”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祛射钩之人也。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可知,郭崇韬之所以“接受四方贿赂”是因为他认为现在的藩镇诸侯,很多是梁过去的将领,都曾是与皇上同生死、共患难的人。现在如果拒绝接受他们所有的礼物,会使他们产生怨恨而生二心,所以,郭崇韬“接受四方贿赂”是为了稳定国家形势,并且依据“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可知,郭崇韬“接受四方贿赂”也是为了以备国家急需之用。故选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