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苏州市2024高三期初调研语文
    3、苏州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试卷语文
    4、2023-2024苏州市高三期中语文
    5、苏州市2024高三第二学期期初调研
    6、苏州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试卷语文
    7、2024苏州高三期初调研
    8、2024苏州高三期初调研
    9、苏州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试卷
    10、苏州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试卷
润溪A.“隐太子引为洗马”与“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两句中的“引”字官人不间。B.“不示至公”与“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宽》)阴句中的“示字含人不同。C.“不以蛮夷敝中国也”与“因人之力而蔽之”(《烛之武退秦狮》阴句中的“椒字名义相同。D.“朕比使人至其家”与“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比学名人相同。12.下列对原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指责魏徵挑拨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时,魏徵直言“太子厚些所了我的话,就不红序于今天的祸事了”,表明其性格耿直,因而得到了太宗的器重。B.在皇后准备把郑仁基的女儿娶进宫做充华,典礼册已经具办好时,听到有人说地已您能下婚约时,魏徵力劝太宗体贴民意,使太宗立即停止了册封之事。C太宗大宴群臣时,盛赞房玄龄、魏徵之功,并将魏徵跟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提并论,认为虽然没有办法跟诸葛亮相抗衡,但他也有“致君尧舜”的功劳。D.魏徵去世后,太宗让公卿侍臣把魏徵的一段话写在笏板上,要他们做到不因个人多增而隐恶抑善,去除邪恶不迟疑,任用贤才不猜疑。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吾属虽往,人不信。(2)彼以商贾来,则边人为之利:若宾客之,中国萧然耗矣。(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临江仙‘送光州①曾使君②周紫芝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③。不应④霜塞晚,横槊看诗成【注】①光州:州名,在今河南光山县境,地濒淮河上游,为兵家要冲。南宋设互市于此与金贸易。②曾使君:作者友人,时任光州长官。③青冥:天上,此指朝廷。④不应:不顾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赠使君,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上片述别,“谁知“还与”的搭配,表达了作者不得不再送友人登程的伤离情绪。C。上片中的往事堪惊”四字,简约地表现出天涯作客、心酸沉痛、不堪回首的况味。D.下片中的“寒”“愁“霜等用语,流露出久守边城的将士思归不得的凄枪之情。15.本词下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使君”形象?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试简要分析。(6分)须(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