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2023-2024高三一轮复习40分钟周测卷(河北专版)/历史(一)答案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一)答案)
13.[示例论题:灌溉技术的进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3分)阐述:中国古代文明是农耕文明,农耕之本是水。为了发展农耕,古代修筑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了众多灌溉工具以满足农田对水的需求。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被用于灌溉;唐朝时,人们创制了筒车;宋朝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了风力水车。这些灌溉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体现了古代中国在农业发展中投入了较多的技术,并进行了细致的土地耕作,这体现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色。这些灌溉工具在变迁的过程中,使用的动力发生了变化,从人力到畜力,再到水力(风力),节省了人力资源,利用了自然力,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10分)总之,古老的灌溉技术、灌溉机械折射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4.(1)原因:航空技术的进步;商贸及人员往来的需要;维护世界殖民体系的需要;两次世界大战的刺激;政府的支持;国际民航组织的成立促进了机场的标准化。(7分)(2)变迁:从军队管理到民航直接管理,再到地方管理(从军用到军民合用,再到民用);从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化;由国内航线扩展到国际航线;面积扩大,通航区域增多。(6分)国内背景:新中国成立,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对外开放的深入。(6分)(3)影响: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推动了航空运输的发展;便利了人员往来、信息交流和物资流通;加强了各地的沟通,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6分)·47·【23新教材老高考·ZC·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选择性必修2一Q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