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思想政治[24·G3AB(新教材老高考)·思想政治-R-必考-QGC]二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思想政治[24·G3AB(新教材老高考)·思想政治-R-必考-QGC]二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命题、审题人李华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2022年是壬寅虎年。虎俗称“老虎”,有“百兽之王”之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自古被视为象征勇气、力量以及财富的瑞兽,也被视为扶正镇邪的保护神。人类赋予虎“勇猛”“威仪”等气质,于是古人崇虎、尊虎、爱虎,并将虎列入“十二生肖”,将其倾注于衣食住行等诸多生活元素之中。材料主要表明()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②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积极作用③人们的文化素养要通过社会生活来培养(4)文化能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22年1月,平在赴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发表讲话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一强调是基于()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文化遗产是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③文化保护能够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相融合④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古人通过观天观地、观花开花落,总结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用来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在此基础上,它成为一种文化体系,既包含天文历法,也蕴含深刻哲理,例如有“大寒”“小寒”“大暑”“小暑”,但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这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智慧,即不求圆满,只有小满,这样才有进步生长的空间。这体现了()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文化在发展基础上继承,在继承过程中发展④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精神标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君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是数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和推崇的人格范式,是中华民族理想而现实、尊贵而亲切、高尚而平凡的人格形象,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了现代君子修炼的不二法门。修炼成现代君子需要()①要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要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行动,外化为精神追求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体”,把国民教育体系等作为“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1年12月8日,《榜样6》(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首播。本期节目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拼博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发社会热评。该节目的播出有利于()A.弘扬崇高精神,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B.讲好中国故事,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C.加强理论武装,凝聚伟大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D.传递榜样力量,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6.2021年8月,中国遭遇德尔塔新冠病毒的冲击。旅游业、娱乐业以及遭受惨重损失。人们不可避免的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的预警,把病毒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表明()①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思考,是哲学思想的根源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4)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