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HUN]八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HUN]八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条为致病基因a,上面一条为基因A,待测胎儿含有基因A和a,说明待测胎儿的基因型为Aa,表现正常;由左图可知,两个PstI酶的酶切位点之间分别是4.4kb、3.7kb,而正常B珠蛋白基因和突变后的基因均位于酶切位,点内部,因此两个基因长度分别小于4.4kb和3.7kb;血红蛋白为结构蛋白,由患儿的B珠蛋白结构异常可知,B珠蛋白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带*题目为能力提升题,分值不计入总分。25.(10分)科学家发现了家蚕的一种突变表现型一新缢蚕,并对这种表现型做了遗传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1)新缢蚕在幼虫时期,在身体中央的环呈缢缩状(称为新缢环),而非新缢蚕(正常蚕)在幼虫时期中央部位的环无缢缩。该环是否缢缩是一对性状。(2)科学家将黑缟斑新缢蚕和普通斑正常蚕进行杂交,获得的F1自由交配,得到F2。对F2个体的性状进行统计,结果如表格所示。性状黑缟斑正常蚕黑缟斑新缢蚕普通斑正常蚕个体数/个653322326F2中正常蚕:新缢蚕的性状分离比约为,可知正常蚕与新缢蚕是由对基因控制的结果,且新缢蚕为性性状。(3)在F2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黑缟斑基因与新缢蚕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4)将F,中的雄蚕与雌性普通斑新缢蚕进行杂交,预期的性状分离比为。如果子代出现了几只普通斑新缢蚕和蚕,那么出现普通斑新缢蚕的原因是【答案】(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相对(2)3:1一隐(3)1:1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4)黑缟斑新缢蚕:普通斑正常蚕=1:1黑缟斑正常F1中的雄蚕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普通斑基因和黑缟斑基因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形成了同时含有普通斑基因、新缢蚕基因的染色体,含有该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发育形成了普通斑新缢蚕(2分)【解析】()该环是否缢缩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一对相对性状。(2)科学家将黑缟斑新缢蚕和普通斑正常蚕进行杂交,获得的F:进行自交,得到F2。F2中正常蚕和新缢蚕的比例为(653十326):322≈3:1,可知正常蚕与新缢蚕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结果,且新缢蚕是隐性性状,正常蚕为显性性状。(3)分析F2可知,黑缟斑:普通斑=(653十322):326≈3:1,说明黑缟斑和普通斑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黑缟斑为显性性状。设黑缟斑由A基因控制,普通斑由基因控制,正常蚕由B基因控制,新缢蚕由b基因控制,则F1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F2中黑缟斑正常蚕:黑缟斑新缢蚕:普通斑正常蚕≈2:1:1,可知黑缟斑基因A和新缢蚕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表现为连锁,同时a和B连锁,F1产生的配子为Ab:aB=1:1,所以F2中纯合子为AAbb和aaBB,所占比例为1/2×1/2+1/2×1/2=1/2,故杂合子也占1/2,所以在F2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1:1。(4)将F1中的雄蚕(AaBb)与雌性普通斑新缢蚕(aabb)进行杂交,由于AaBb产生的配子为Ab:aB=1:l,故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1:1,性状分离比为黑缟斑新缢蚕:普通斑正常蚕=1:1。若F1中的雄蚕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普通斑基因和黑缟斑基因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会形成同时含有普通斑基因、新缢蚕基因的染色体和同时含有黑缟斑基因、正常蚕基因的染色体,含有这两种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会发育形成普通斑新缢蚕和黑缟斑正常蚕。26.(12分)玉米(2=20)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现阶段我国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均为杂交种(杂合子),杂交种(F)的杂种优势明显,在高产、抗病等方面,杂交种表现出的某些性状优于其纯合亲本,但在F。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