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R-必考-CQ]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生物-R-必考-CQ]一试题)
(1)将雄性可育株与雄性不育突变株杂交,获得的杂交后代(F,)均表现为雄性可育,此杂交操作过程的优点是可以简化对母本的操作,F自交获得F2,其中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植株的数量比约为,雄性不育性状的基因型为(2)研究表明雄性不育突变株由于缺失某种酶,阻止了突变体花药的伸长和发育,上述体现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3)F2杂交优势不能充分体现,原因是。为方便重新制种,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一株基因型为MmYy的植只,中株,Y与M在一条染色体上,y与m在一条染色体上,Y和y分别是控制黄色和白色种皮的基因。科研人员这样做的目的是16.(18分)“小麦二体异附加系”能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小麦中。普通小麦6n=42,记为42E;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M。长穗偃麦草中某条染色体上含有抗虫基因。如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普通小麦42E①普通小麦武市爽之F→甲42E②选择14M21E+7M42E+14M③→丙一丁相意徐育长穗偃麦草→戊(抗虫)×→乙42E+?M42E+1M42E42E42E+7M普通小麦(1)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产生的后代不育,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2)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能产生种不同染色体数目的配子。丙体内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最多为谢条。为(3)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导染色体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和0才能得到戊。本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两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占*野生型水稻是雌雄同株、自花传粉的植物。科学家通过化学诱变得到花粉败育的水稻突变体甲,突变体甲与野生型水稻杂交得到的F1全为野生型,说明突变体甲的育性易恢复,难保持。回答相关问题:(1)上述水稻花粉败育性状属于(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可直接利用突变体甲作为本,可以解决水稻人工杂交难度大的问题。(2)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体甲产生的原因是野生型水稻10号染色体上编码酶A的基因(用A/a表示)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这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3)为了得到大量的花粉败育水稻用于后续育种,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将育性恢复基因N(含有基因N的个体能产生花粉)、花粉失活基因D(含有基因D的花粉失活)、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含有基因R的种子呈红色荧光)紧密连锁在一起,插人到突变体甲的一条5号染色体上,得到了转基因突变体甲,基因位置如图所示。①转基因突变体甲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基因型分别为和②以转基因突变体甲为亲本,获得花粉败育植株的方法:③一般的花粉败育植株(突变体甲)不能通过自交将其花粉败育性状遗传给子代。相较而言,利用转基因突变体甲自交具有的优点有(回答两点)。状生物·周测卷(十五)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