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FJ]二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FJ]二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绝密★启用前回哈对回高三一轮复40分钟周测卷/历史5.“国家通过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国营经济的领导和工人群众的监督,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十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限制它们的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鼓励和指导它们转(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自、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A.1949年《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合题目要求的)C.1960年国民经济调整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1953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应以“学苏联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来代替社会上流行6.20世纪中国曾出现两次工业向西部内陆地区迁移的现象,一次在30年代中后期,一次是60粉in颇广的“技术一边倒”口号。“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这一年代后。这两次唰指示反映了当时A.都受到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B.都伴随着教育中心的转移0A外交“一边倒”影响科技如C.都推动了合理工业布局的形成D.完全由政府主导向西迁移B.中苏两国关系急剧变化7.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某次会议的部分决议内容。据此判断这次会议是刷C.经济建设急需科技发展D.我国科学和技术不断发展第一,必须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第二,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积极发展轻工业。长2.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第三,…今后必须用更大的力量发展农业。锵导方针,三线(西南、西北)建设由此开始。1965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第四,…这种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应当以国家市场为主体,同时附有在一定范围内的国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0区占到40%以上。三线建设反映了折A.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A.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不断完善B中共八大令B.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根本提高C.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C.西部地区落后面貌充分改变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外部国际形势比较严峻3.1963年,毛泽东提出了“两步走”战略构想,即“第一步,搞15年,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8.下表为新中国1957一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据此可知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赶上世界先进水;第二步,再用15年,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的先进水时间从业人员(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1957年23771。”这则材料可用来说明81.239%9.01%婚1958年2666058.23%26.60%A.“一五”计划的理论背景B.极“左”思潮泛滥的严重影响1959年2617362.17%20.64%C.社会主义建设的“调整”D.“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1960年25880囹65.75%15.89%4.1973年,为了衡外汇收支,国家首先在广东佛山地区试办了第一个出口商品生产综合基1961年2559077.17%11.16%毁地,随后在全国其他地区陆续建立了一些单项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和出口工业品专厂、专车间。A.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这一举措B.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A.启动了国民经济的整顿B打开与西方关系的大门C.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持续下降C.搞活了城市的国营经济D.为对外开放提供了借鉴D.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历史第1页(共8页)衡水金卷·先享题·高三一轮复40分钟周测卷十四历史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