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二)2历史答案
切伦材料二一用在公共图书馆是指1850年后英国依据《公共图书馆法》设立、由地方政府提目新供经费、向所有居民开放的图书馆。到20世纪30年代,公共图书馆已在英国全国普遍建立。通过向所有公众开放的免费服务,英国公共图书馆打破了读者的阶层界限,实现了社会各阶层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上的等。这缓和了工业革命以来下层民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与不充分的图书馆服务之间的矛盾,满足了他们旨在谋生、教育、消遣的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读者广泛性增强。等服务不仅是英国公共图书馆的准则,后来也成为了世界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基本原则。一摘编自郝庆合《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等服务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阅读文化的变化。(6分业衫(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公共图书馆对阅读文化的推动作用,并归纳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9分)的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1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官群体的变化时段外交官群体的变化总理衙门开始运作后,相继遣使出洋,产生了第一批外交官。但“中国遣使初始,出使大臣大多为临事膺命,任职无常,1861~1894亦少在各国之间互相调动。…因而难以造就或养成职业性的外交官”朝廷设立了储才馆培育外交专门人才,还仿效西方建立了1895~1900专职外交官制度。外交官出现了大规模的更新换代,总体专业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外务部设立后,出现了一些较为优秀的外交官,外交人员1901~1911素质有所提高。但清政府并未建立起有效的外交官培育机构,也未建立起严格的录用制度意1912~1949中国外交近代化又向前迈进一步,“一批专业化、技术化的新式外交官登上了外交舞台,开始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官的职业化进程加速,并在改革开放的1949~今时代背景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大批职业外交官。现代中国的外交官职业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具有高度的政治性、适度的开放性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诸方面摘编自王春英《中国外交官职业化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断。)效速城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卷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