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山东卷)试题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百师联盟2024山东卷历史答案
2、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3、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二山东卷历史
6.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人多地少”推动了城市人口增加,而产业工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不足1%,这反映了城市的工业发展滞后,从而出现了“无工业化的城市化”的现象,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并没有协调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中国社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没有涉及社会治理体系,排除C项。7.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根据地民主建设,意在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乡村、市镇范围内,根据人口数量,以居民小组为单位,缩小选区,同时居民小组的人数又有一定伸缩性,这在保证城乡居民普遍享有选举权利的同时,又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选民与参议员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边区民主选举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故D项正确。以居民小组为选举单位,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代表,这有利于边区治理,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特定阶级或阶层等,排除B项;1942年以后随着大生产运动的开展,边区经济困难局面逐渐得到缓解,同时发展边区民主有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排除C项。8.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所述外交成果可知,和共处五项原则越来越成为我国处理和其他国家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也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始终坚持务实性的原则,故A项正确。B项所述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C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缓和,排除D项。【归纳总结】对于现代中国的外交发展,要通过确立时空观念厘清线索,并注意把握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70年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每个阶段特征,从而正确分析问题,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主要是在独立自主的和外交方针的指引下,迈入世界外交舞台,外交政策不断成熟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逐步打破了外交封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方位外交格局逐步建立,中国进一步发挥大国担当。此外,在复过程中,要注意对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概念进行强化,同时紧密联系时代背景,识记并厘清线索。9.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在官员任职资格审查过程中有“控诉”环节,鼓励那些反对者去挖掘候选人的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信息,这使得想担任重要官职的人必须严格自律,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方面不能授人以柄,故A项正确。挖掘私人生活信息会侵犯当事者的隐私权,这只是“控诉”环节的一个负面影响,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控诉”环节可能会被别有用心者利用,但说其“掌控了”社会舆论言过其实,排除C项;任职资格审查与抽签选举是选任官员的不同环节,资格审查是为了防止不符合资格的人混入,抽签选举是为了保证所有符合资格的人都享有等的任职权利或机会,两者不存在冲突,排除D项。10.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背景,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析】材料表明农业机械化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脱离农业,这部分人为了生存可能离开故土,去其他地方寻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22·(新高考)MNJ·历史(五)·TJ】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