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 历史(新教材版)试题

衡中同卷·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 历史(新教材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4分)(1)不同之处:救济主体:宋代以官方为主体;晚清则向多主体发展,官办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济方式:宋代偏重于“养”;晚清转变为“教养兼施”。(每点2分,共8分)(2)原因: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近代社会产业结构的改变;西方社会管理和救济思想的传入;开明士绅的努力。(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满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针对无业流浪人员的‘惠养乞丐法’、针对鳏寡孤独疾病残废人员的‘居养令”“形成了济、养、赈结合的体系”等信息,可得出宋代城市救济偏重于“养”。根据材料二“减少粥厂数量,保有少量粥厂对无劳动能力者实施养恤;其余粥厂或停或转,转型的粥厂一般改为教授贫民工艺技术的教养局和教养工厂”“新设了部分教养局和教养工厂”等信息,可知晚清城市救济方式转变为“教养兼施”。根据材料一“进一步加强官方救助力度”等信息,可知宋代城市救济以官方为主体。根据材料二“晚清官办‘养济院、育婴堂、栖流所及各项善堂善局?归‘有司经理’,但是多‘择绅民良善为众信服者董其事”等信息,可知晚清城市救济向多主体发展,官办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2)简析晚清城市社会救济发生变化的原因,需要考生从晚清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力量变化及西方侵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等角度分析。22.(14分)(1)特点:法规体系比较完善;实行“两官分途”;保持政治中立;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实行考绩制;职务常任;权利与义务平衡。(6分,任意3点即可)(2)状况:公务员法规体系基本完备;凡进必考制度全面展开;运行机制逐步确立。(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意义:有利于人事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有利于形成灵活的用人机制;提升了公务员的政治、文化素质,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文官制度和中国的公务员制度。(1)特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法规内容”“文官结构”“政治立场”“选拔方式”“权利义务”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即可。(2)概括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状况,根据材料二“政府相继出台了数十个与之相配套的《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和一批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等信息,可得公务员法规体系基本完备的结论;根据材料二“公务员制度的创建以考任制为基础,在公务员的‘进入、管理、退出’三个环节上,以‘进’为突破口,建立了‘公开、竞争、择优、平等’的四项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凡进必考制度全面展开的结论;根据材料二“对公务员的考核、录用、职位分类、奖励、职务任免、工资、培训、职务升降、职位轮换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使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了有法可依,初步实现了国家行政机关的法治人事”“公务员制度稳定运行”等信息,可得出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逐步确立的结论。说明公务员制度意义,需要考生从国家人事工作、用人机制、公务员素质、国家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等角度分析。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3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