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2024届江西红色十校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九师联盟·2024届江西红色十校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江西九师联盟
    2、江西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9月质量检测
    3、2023-2024江西九师联盟是哪几个学校
    4、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10月质量检测历史
    5、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10月历史
    6、2023-2024九师联盟十月联考历史答案
    7、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押题信息卷历史
    8、2023-2024江西九江九师联盟
    9、2023-2024九师联盟10月联考答案历史
    10、2024江西九师联盟
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异姓家臣选任冲击了宗法制下世卿世禄的原则,故选C。A、B与材料无关,D是表面现象。2.C材料反映了诸子认同国家统一的理念,体现了战国时期从分裂走向统一,走向中央集权的历史趋势。故选C。A项思想趋向同一表述错误;B、D两项与材料无关。3.B中国古代的国家认同,主要包括君主认同、王朝认同与文明认同三个方面。材料体现了对君主权力至高无上以及秦的官僚体制的不认同;“旧国复立”体现了没有形成“秦朝人”的整体观念,缺乏对秦的国家认同。4.C钱穆认为,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解决了察举之弊,适应了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需要,故选C。材料不能体现九品中正制实现了公公正,A错误;材料反映九品中正制有客观标准,B、D两项与材料无关。5.B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引导人向善、尊老,故选B;A项不符合材料;C、D两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之意。6.A西夏反宋后,宋通过停止榷场贸易来牵制西夏,最终西夏请臣,恢复贸易。这说明榷场的设立是中原王朝牵制周边少数民族的手段,故选A;榷场贸易停止后,西夏国内疲困,反映的是西夏对宋的经济依赖,体现不出促进了西夏自身经济的发展,排除B;C、D两项与材料无关。7.D材料只提到了江南棉布的个例,反映不出经济结构的变动,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尚未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B;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江南棉布的输出量大,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手工业的繁盛,故选D。8.C会党问题的根源是清朝人口的膨胀超过了农耕社会的承载能力,从而出现大量流民,故选C;“反清复明”只是口号,A项不准确;土地兼并不一定带来大量流民,租佃关系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土地兼并带来的流民问题,B项不准确;会党跟民主思想传播无关,故排除D。9.B材料中没有体现武器的技术水,排除A;本题时间在“甲午战后”,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由德式武器转为日式武器,是日本势力在华扩张的结果,故选B;清末新政效仿德国改革军事,C项错误;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战败后破产,时间不符,排除D。10.C材料中反映的是甲午战后工矿企业的发展情况,工矿企业的资本由578万迅速增长到2290万,体现了工矿资本力量有所增强,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B项“充足”不能体现;D项“效益”材料中没有提到。11.B材料中以投票的形式选出临时大总统,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做法,故选B;A项“成为共识”说法错误,都督代表选举孙中山是权宜之计;“分歧消除”说法错误,排除C;材料中没有体现“政党政治”,D项错误。12.B国民政府面对日趋严峻的局势主张振兴中华文化,但是国民政府的文化复兴策略在激发国民爱国情怀之外别有用心,目的在于实施“统制运动”,以压制不利于自身的文化宣传,故选B。13.A材料反映中国共产党为抵御外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让步,体现出以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为重,故选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排除B;国共两党阶级属性不同,“消除矛盾”说法错误,排除C;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以“党外合作”的形式,没有降低共产党的自由独立性,D项错误。14.C材料中时间为1962年,体现了贯彻“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故选C。我国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外交政策,没有发生根本变化,A错误;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B:该阶段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D错误。15.A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表彰在继续提倡吃苦耐劳型劳模的同时,更重视了知识分子和经营型人才的模范作用,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视,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故选A;个体表彰体现不了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D项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在1995年。16.C从修鞋延伸出各类型匠人再上升到国家层面,通过通俗易懂的事例来引导人们分析抽象的问题,体现启发式的思维方法,故选C。17.C材料体现外事大法官告示,经过实际运用后获得法律效力,体现了罗马法结合实际的灵活性,故选C;万民法的主要渊源包括外事大法官告示、法学家解答、皇帝敕令,且大法官告示需经过实际运用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大法官并不能制定各项法律,A项错误。B、D不符合史实。18.B天花疫苗的出现,是欧洲、非洲、美洲文明交融的结果,故选B。19.A材料反映的是自然神的理念,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选A;材料并未否定上帝和宗教信仰,排除B;上帝“不再插手世界的事务”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主张,也不符合宗教改革时期的主张,排除C、D。历史试卷答案第1页(共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