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大联考·2024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一)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
2、2023-2024名校大联考第四次
3、名校大联考2024月考四
4、2024名校大联考信息卷月考四
5、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4月联考(二)语文
6、2023-2024名校大联考月考四
7、名校大联考2023-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
8、2023-2024名校大联考
9、2024名校大联考第四次
10、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前用白大密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高证单我的《清明上河图》冯骥才我纠结了几十年的一幅画,是世人皆知的《清明上河图》。我是画山水出身,初识时它却给我以强大的震撼。一个画家居然敢于把一个城市画下来,古今中外唯有这位宋人张择端。而且这幅画无比磅礴和深厚、精确和传神,连街上打盹的人和特角旮旯的茅厕也全都收入画中!当时我二十岁出头,气盛胆大,不知天高地厚,居然发誓要把它临摹下来。要临摹好《清明上河图》,必须读懂原作,但原作藏在故宫,只能一次次坐火车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绘画馆去看,并把认识到的一些细节记在小本上,常常一看就是两三天。可是故宫博物院也不是总展出这幅画。常常是一趟趟白跑腿,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我最初临摹《清明上河图》是失败的。我以为自己习画是从宋人院体画入手,临摹这幅画不会太难。但动手临摹才知道,除去画中的山石、树木和流水我画过,大量的民居、人物、舟车、店铺、家具、风俗事项和生活物品,都从未画过。不知道画法,很难下手。而张择端的笔法既是写意,也是工笔,洗练又精准,在旁人的画中不曾见过。画家的个性愈强,愈难临摹,而张择端用的笔是秃笔,行笔时还有些“战笔”,苍劲生动,颇含韵致,仿效起来更难。然而,我天性喜欢面对挑战,临摹此图时,偏偏选择画中最复杂的一段一虹桥,以为拿下这一环节,便可包揽全卷。谁料这不足两尺的画面上竟拥挤着上百个人物,层层叠叠。各人各态,小不及寸,手脚如同米粒,密密麻麻。这些人物挤在一起,相互交错,彼此遮翳,熙熙攘攘;倘若错位,哪怕差之分毫,也会乱了一片。这一切只有经过临摹,才明白其中的无比高超。于是画过了虹桥这一段,便搁下笔。那幅画似乎冷冷地看着我,不屑地对我说:“你还是被我打败了。”重新燃起临摹《清明上河图》的决心,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我从事的仿古工作被迫停止,天天闲着,有大把的时间可用来临摹这幅绘画史上的巨制。我先做好充分准备。自制一个玻璃台面的小桌,下置台灯,把用硫酸纸勾描下来的白描全图铺在玻璃上,敷以素绢;待台灯一开,画面清晰地照在绢上,这样再对照印刷品临摹就不会错位了。可是我没有张择端用的那种秃笔怎么办?我琢磨出一个好办法,用火柴吹灭后的余烬烧去毛笔锋毫的虚尖…同时,我还对《清明上河图》中的各种技法悉心揣摩。这样,始自卷尾,由左向右,一路下来,愈画愈顺,感觉自己的画笔随同张择端一起穿街入巷,游逛百店,与往来行人摩肩擦背,推推操操;待走出城门,徜徉在人群中,自我感觉完成对这幅巨画的临摹应无问题时,忽然出了一件意外的事抢分密卷(三)语文试题第4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