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友·2023-2024学年上学期 语文九年级教学评价一语文答案

万友·2023-2024学年上学期 语文九年级教学评价一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万友试卷2024九年级语文
    2、万友测试卷九年级上册语文2024
    3、万唯语文九年级答案2024
    4、语文学评九年级上册答案2024
    5、2024语文学评九上答案人教版
    6、2023-2024九下语文万唯答案
    7、2023-2024万唯语文九年级试题研究
    8、2023-2024语文学评九年级下册答案
    9、2023-2024万友测试卷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
    10、2023-2024万唯九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材料二:150000书籍存在量(卷)12000011997210597430%科技类文献比例900008238423.69%23%79309、14.95%600004340415%10.95%51852300008%8.28%0132696.17%2.57%4.14%0%艺文志汉旧唐书·经籍志隋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新唐书·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艺文志艺文志艺文志新唐宋明四库全书总目(摘自熊秉元、叶斌、蔡璧涵《李约瑟之谜—拿证据来》)》材料三:李约瑟认为,中国的封建官僚制度产生了两种效应。正面效应是通过科举制度的选拔,有效集中了大批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的管理使中国井然有序,并发展了以整体论、实用化研究为主的科技负面效应是,新观念很难被社会接受,新技术开发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在中国,商业阶级从未获得欧洲商人所获得的那种权利。在西方,以还原论、公式化研究为主的科技得到发展,与商业阶级的兴起和他们对技术开发竞争的鼓励相联系。除李约瑟本人外,对“李约瑟之谜”有许多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任鸿隽把中国无近代科学的主要原因归之于没有使用归纳法。钱宝琮、徐模等认为,中国为大陆文化,以农业为主,太重实用,因而自然科学难以发展。陈立、竺可桢等认为,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和封建思想使中国古代不能产生自然(近代)科学。也有一些学者从语言文字方面找原因。李世闻研究指出,汉字是具有整体结构的象形文字,导致中国人的思维具有综合性;西欧的拼音文字具有分析性质,使得欧洲人擅长分析,而分析性思维正是近现代科学所必需。费正清认为,中国语言的性质造成了士绅阶级对学术的包办,文字对人的桎梏也使中国学者未能制定出一套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伊懋可认为,中国最初的家庭耕作制度有利于技术进步,不过这种进步的成果被一轮又一轮人口增加所吞噬,国家不得不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去缓解人口压力。因此,中国出现了在较高农业技术水上维持大量人口的局面。人口增加引起人地比率的上升,造成劳动力便宜而资源和资本昂贵,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降低,同时由于人口膨胀,中国没有足够的剩余去发展工业,便进入了一个“高农业水、高人口增长和低工业水”的高水陷阱之中。也有学者指出,西欧相对分散的政治体制以及有市民阶级参与的等级君主制、实行重商主义的专制君主制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制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东方型”的专制君主制及其抑制、打击商品经济的政策则是导致封建制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对“李约瑟之谜”,林毅夫先生认为,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使知识分子无心去投资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人力资本,因而从原始科学跃升为现代科学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和上述学者的观点相比,林毅夫先生的这个解答有些浅陋。其实,科举制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从西方和东方的考试制度看,现代化也是离不开考试制度的。(摘编自宋圭武《林毅夫先生若干观点批判》,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没有推行激进的“休克疗法”,而是通过双轨制推动经济转型,维持了经济社会稳定,也带来了强劲的经济发展。B.材料二显示,历代书籍存量中科技类文献占比低,说明在中国古代,科技知识一直没有成为知识存量的主体C.有研究认为,汉字象形表意的特征无法培养分析性思维,不利于完整逻辑体系的形成,导致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D.“高水陷阱”缘于人口膨胀消耗了社会财富,国家没有足够的剩余发展工业,劳动力便宜影响了工业技术进步。【2022届高三新高考考前模拟卷(二)·语文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