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2》教学设计之一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教学设计之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久升,天下混一,故左取右奉,致陛下以功业自多。(2)幸今世道清明,朝廷无巧言之士,方面寡姑息之臣,奈何疑执政为衰世之事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①苏轼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②。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不用鲁连书③。注释:①上党,地名,今属山西:学官,负责地方文教。②弹铗:冯谖为孟尝君食客,嫌生活清苦,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③鲁连书:战国时售仲连曾射箭书助齐收复聊城。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前两句交代送别时的环境,并想象友人于别去途中,回首三吴,依依不舍。B.“上党”句强调梅庭老赴任之所虽然偏远,但地势险要,不必有怀才不遇的感叹。C.“先生”句盛赞友人本就像古之大儒,才华满腹,现在暂时屈就,未来前途无量。D.本词语短情长,虽只区区六句,但寓意曲折深远,既同情又开导,态度真诚恳挚。15.学者叶嘉莹认为,苏词“以超旷为主调”,试结合本词作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同是借头发表现愁绪,李白充满激情地高唱“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而杜甫在《春望》中则沉痛地低吟“0(2)《逍遥游》中宋荣子之所以能做到“”,就是因为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3)明末陈洪绶画三闾大夫屈原的形象是峨冠博带、长剑陆离,其依据极有可能就是《离骚》中的两句诗“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随着果蔬的成熟,立秋后便进入了晒秋的最佳季节。晒秋是典型的一种农俗现象,生活在江西安徽等地的山区社民,电由于当地地势复杂村庄地极少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项成为架晒或挂晒农作物的好地友,,晒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这里的村民们日出晾晒,日落收藏,赶上什么就晒什么,山里种的、地里长的,可谓。红的辣椒,黄的玉米,绿的豆角,紫的茄子…(),它们构成了一幅年丰岁稔的图画。不管这张图画中有什么,晒出来的都是收获和幸福的味道,这是的。晒秋,多么温暖的词语啊!那些鲜活的色彩和味道,沉淀在一个个的簸箕里,在天地间坦然呈现,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安然自适、怡然自得。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不杀计A.久而久之应有尽有毋庸置疑五颜六色:明大B.久而久之一应俱全毋庸置疑五光十色C.长此以往应有尽有千真万确五颜六色有的苑,另D.长此以往一应俱全千真万确五光十色高三年级语文试题卷第7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