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结论:清末新政中的废科举,客观上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条件,历史的发展往往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示例三:现象:1905年废科举,许多举人弃文从武,充当兵勇。闲述:《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政府逐渐成为共识。为了自救,清政府推行清末新政,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失去了靠科举入仕安身立命的知识分子,只有另谋出路。有的加入会党,走向反清的道路:有的进入新式学堂或者出国留学,成为新型知识分子。清末新政在废科举的同时,还进行了军事改革,淘汰绿营八旗,编练新军,一些无钱留学,又有梦想匡扶社稷,救济天下的知识分子,投笔从戎成为其首选,所以科举废弃后,兴起了秀才从军热。科举制废除后,一些知识分子进人新式学堂,或者出洋深造,迅速地从旧式文人转换为革命的生力军,如黄兴、陈独秀都曾经是前清的秀才。结论:社会变动会引发人的价值观念的变化,进而引发职业的选择,一部分人的职业观又会引起新的社会变化。评分标准:现象0一3分;阐述0一6分:结论:0一3分,现象一准确获取并解读材料信息,部分或整体都可以。阐述一0分档,认识不准确、无史实支撑、与结论无关。3分档,只得出浅显认识、与结论关系不紧密。6分档,史实准确、与结论关系紧密、认识具有思维的深度。结论一0分档,结论与阐述无关、结论错误、无结论3分档,结论从材料中得出、合理准确。45.【解析】本题考查周世宗改革。第(1)问“背景”,根据周世宗改革所处的时代,从五代时期国家分裂割据、政局动荡、经济因战乱而衰落和周太祖改革奠定基础等角度作答。第(2)问“影响”,可根据改革的措施,从改革对农业生产、政治、军事、后周国力以及对以后宋朝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等角度回答。【参考答案】(1)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国家分裂;武人专权,政权变换频繁;社会经济因战乱凋敝;周太祖进行改革,奠定基础。(任答3点,9分)(2)使北方经济恢复发展,后周吏治得到澄清,军事实力增强;后周国力超越南方,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6分)46【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苏联驻兵中国东北。第(1)问,要根据材料中的“美国拒不承认”“衡器”“进行争斗的中国牌而加以使用”“美国势力随着国民党进入东北”等概括出原因。第(2)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加刷美国与苏联对东北的争夺、损害中国的利益和为中国共产党势力进入东北提供了奥机等方面说明影响【参考答案】(1)美国破坏了《雅尔塔协定》的有关规定;美国借助国民党向东北渗透势力:美国和苏联都把中国东北作为对抗的“衡器”。(6分)(2)苏联延期撒军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加剧了美国与苏联对东北的争夺: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势力进入东北提供了契机。(9分)4?【解析】本题考查劳动模范梁军。第(1)问,依据材料中“为恢复农业经济”“招寒学员开设施拉机手培训班”“唯一的女性”等信息分别概括分析出原因。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勇于奉献、艰苦奋斗和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榜样作用等去评价。【参考答案(1)东北解放后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新中国成立前后极度缺少技术人员:梁军有着建设祖国的高度热情。(6分)(2)梁军事迹体现了中国人民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人民为国奉献的热情:梁军事迹也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后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推动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梁军事迹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也是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需的,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很强的榜样作用。(言之有理即可,9分)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3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