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LKB-必考-HUB]七试题
(2)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会与显色剂反应显色,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的生成量来计算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3)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铅中毒会影响大鼠的学记忆,且脑组织铅含量越高,大鼠学记忆能力越弱。(4)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可采取的措施是重复训练。18.(1)7.20×10(2)群居化学水和垂直(或空间)(3)出生率非密度(每空2分)【命题意图】本题以“旱出蚂蚱涝出鱼”为情境,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知识,突出了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体现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解题分析】(1)呼吸量同化量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则蝗虫种群呼吸量=7.50×10-0.30×10=7.20×103J/(hm2·a)。(2)蝗灾指蝗虫聚集引起的自然灾害,大量的蝗虫使农作物遭到破坏,故引发蝗灾的是群居型飞蝗;由题意“群聚激素使蝗虫由散居型转变成群居型”可知群聚激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号,其作用是影响蝗虫的聚集行为;蝗灾爆发,植物被蝗虫大量捕食,改变了整个生物群落的水结构和垂直结构。(3)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19.(1)相对(1分)(2)有机溶剂(或丙酮或无水乙醇)(2分)Z(2分)淡黄色雌茧(2分)2(2分)(3)雌茧均为淡黄色荧光,雄茧均为淡黄色荧光或均为淡蓝色荧光(2分)不符(2分)【命题意图】本题以二倍体家蚕为情境,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和ZW遗传等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逻辑分析、识图及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解题分析】(1)蚕茧的白色、黄色、蓝色、紫色等多种茧色之间互为相对性状。(2)根据题意和实验结果推测控制茧荧光色的A基因最可能位于Z染色体上有1个A基因表型是淡黄色雌茧,有2个A基因时表型是黄色雄茧。(3)若甲品系和乙品系控制茧荧光色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则ZW与ZZ杂交,F,的基因型为ZW、ZZz(或Zz),子代雌茧均为淡黄色荧光,雄茧均为淡黄色荧光或均为淡蓝色荧光,实际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
本文标签:
示范答案
高考模块分段测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