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5.【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适中,土壤墒情适中;中纬度地区,年均气温低,蒸发弱,土壤含有一定的水分;河流流域面积大、湖泊分布面积广,能补给土壤水分;地势较低,地下水位高,水分易渗透到土壤耕作层;春季气温回升,冻土融化能给土壤提供水分;这些都有利于玉米的生长。(2)海洋环境单一,跨越国家较少,有国家护航,海运较铁路运输受人为因素阻碍(干扰)少;海运运量大、运费低;乌克兰南部临黑海,有港口便于出口;我国东部地区港口多,便于停靠、装卸。(3)选择观点1: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数量可能会减少;乌克兰国内政局不稳定,不利于玉米播种,导致产量降低;俄乌战争对部分农业基础设施的破坏;乌克兰国内玉米产量减少导致玉米出口价格上升;中国对境外疫情的防控政策,将减少进口玉米的数量等。或选择观点2: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数量可能会增多。受近三年全球疫情影响。玉米出口量减少,乌克兰国内囤积玉米数量增多;受全球疫情影响,为发展国内农业,乌克兰降低玉米出口价格;中国国内疫情控制态势良好,饲料加工业发展稳定,需求量大;因为疫情原因,中国国内玉米生产将受到影响。【解析】(1)选择自然要素中的土壤角度,切口小。注重对土壤水分的分析,考查角度更加微观。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降水总量适宜;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利于黑土保持水分;有河流和湖泊,为土壤提供水分;读图中等高线可知,黑土分布区的北部和中部海拔低于200,地势低,地下水位高,易渗透土壤耕作层;该地冬季气温低,形成的冻土春季融化带来水分。(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费、运速,运量、连续性、安全性等特点。同时还要考虑运输物质的特点,如:重量、体积、生鲜等,还要考虑沿线的补给、装卸等问题。由材料“中国已成为乌克兰最大的玉米出口目的国”可知中国进口量大,海运比铁路运输的运量大、运费低;由材料“进口的玉米主要运至我国东部”可知运距远。若选择铁路运输,沿途经过国家多,人为因素阻碍多;我国东部港口较多,便于船只停靠;由图可知乌克兰南部临黑海,有港口便于出口。(3)若认为“今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数量可能会减少”,可以从乌克兰产量少、价格高和中国因某些原因减少玉来进口量等方面回答。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数量可能会减少;乌克兰国内政局不稳定,不利于玉米播种,导致产量降低;俄乌战争对部分农业基础设施的破坏;乌克兰国内玉米产量减少导致玉米出口价格上升;中国对境外疫情的防控政策,将减少进口玉米的数量等。若认为“今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数量可能会增多”,可从乌克兰玉米囤积量、出口价格低和中国的市场需求量、玉米产量供不应求等方面回答。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数量可能会增多。受近三年全球疫情影响。玉米出口量减少,乌克兰国内囤积玉米数量增多;受全球疫情影响,为发展国内农业,乌克兰降低玉米出口价格;中国国内疫情控制态势良好,饲料加工业发展稳定,需求量大;因为疫情原因,中国国内玉米生产将受到影响。6.【答案】(1)火星大气层稀薄,阻力小,不能使流星体燃烧殆尽;火星距小行星带较近,易遭受陨石撞击,撞击坑数量多;大气稀薄,无稳定液态水,外力作用较弱;无植被覆盖,生物风化作用弱等,因此撞击坑得以完整保存。(2)绘图如下。(3)可行。理由:火星有大气;受昼夜、地形、纬度等影响,火星表面温差大,利于大气运动,风速较大。或不可行。理由:火星大气稀薄,风力发电效率低;风能不稳定。【解析】(1)火星表面撞击坑密集,应从两个角度考虑,即易被撞击且撞击后形成的地貌不易被破坏,可紧扣与地球相比这一限定要求,从天体位置、地理环境(大气、液态水、植被)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火星是密度最小的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说明火星质量小,引力小,引力不足以束缚大气层中的分子,分子的逃逸速度比较快,所以导致火星大气层稀薄,较大流星体穿越大气层时不能燃烧殆尽,阻力小;小行星带更加靠近火星并受到火星的引力作用,更易与火星相撞,撞击坑数量多。火星上无液态水、无植被,因此不受流水作用,生物风化作用等影响,因此撞击坑保存完整。(2)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撞击坑形态由环形山和凹坑组成,注意作图时要用等高线,并用示坡线体现地势的高低变化。如下图所示。地理答案第59页(共8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