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12.经过长征,中共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和确切的把握。在长征的革命实践中,在同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说明长征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C.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D.结束了“左”倾思想对党的影响13.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改善经济管制补充办法》,宣布从11月1日起解冻物价,取消“限价”政策。同年11月12日,南京国民政府又颁布《修正金圆券发行办法》,宣布金圆券贬值10倍,并撤销20亿元的发行限额。南京国民政府的这些举措A.遏制了官僚资本的膨胀B.促使美国扩大援助规模C.为重点进攻提供了资金D.加速了国统区经济崩溃14.1950年10月3日凌晨,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并强调:“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这表明A.周恩来十分看重中印友谊B.印度希望调解中美关系C.“一边倒”方针得到了贯彻D.中国保卫和平立场鲜明15.2022年11月,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平主席指出,中国“要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发展”“要推动更加普惠的全球发展”“要推动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国A.为破解世界发展的难题提供中国方案B.已成为主导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C.正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参与者D.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挑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关于怎样治国,孔子认为,用政令来约束,用刑罚来整治,只能使老百姓暂时免于罪过却不会使其有羞耻之心;用道德来教育,用礼仪来要求,不但能使老百姓知道羞耻而且能够使其敬服(《论语·为政》)。孔子还强调,政令宽和,老百姓就会轻慢,得施以刚猛之策进行纠正;政策刚猛了,民众就会受到摧残,得再施以宽和之策;宽、猛互相调剂的政策才是政治和谐局面的由来(《左传·昭公二十年》)。摘编自陈生玺《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材料二“秦汉更替”是德法关系的又一次大变革。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秦以专任法治而强,实现大一统。代秦而兴的汉朝,经过数十年的思想更迭,逐渐接受儒家“为政以德”的理念,确立了“德主刑辅”的治理思想。到隋唐时期,“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德法并重模式日趋成熟。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一言之有理工作室《揭秘古代中国德法共治传统》(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治国主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唐等朝代德法共治的历史意义。(6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商人的来源广泛,除世代经商者外,还有许多农民、官僚子弟、宗室子弟,甚至僧尼。许多人是在从事本业的情况下兼营商业的,如手工业者往往同时从事手工业与商业两【高一历史第3页(共4页)】·23-HB01A·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