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价值观念发生变化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代耕而赋之录,故班录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意,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录以代耕之意,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该材料反映出顾炎武()A.继承先秦民本思想B.主张君民一体C.主张君臣地位平等D.主张君舟民水6.明万历时期,即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陷入经济萧条,大西洋贸易衰退,以转贩中国商品为主的太平洋贸易发展为世界市场中最活跃的部分,中国商品由此大量进入世界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世界市场贵金属相对过剩与生活必需品严重缺乏的不平衡状态。这反映出明中国()A.呈现某种走向“世界史”的趋势B.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央政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D.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7.1835年,道光帝发布上谕称:“从来民风之纯朴,由于士习之端谨。凡有教士之责者,不徒课以文艺,务在敦崇实行,严为旌别,以树风声。”道光帝发布该上谕的根本目的是()A.改善社会风气以维护清朝统治B.发动民众监督以整顿吏治C.整顿民风以端正士人学术风气D.提高程朱理学的社会地位8.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中国近代这一思想演进的过程中()A.中西方文化激烈交锋,儒学被彻底抛弃B.西学广受欢迎,逐渐统治国民思想C.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D.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极力推崇西方文化9.抗日战争给中国现代化道路带来新的机遇。尤其是,中国民主力量在成长、新的社会集团兴起,除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建国之外,各民主党派也积极要求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甚至被战争动员起来的社会各利益集团在战后也纷纷舆论议政、组织政党、干预国事。这()A.表明抗战胜利促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B.表明中共的和平建国纲领即将得到实施C.表明抗战胜利促使国民党放弃了一党专政D.反映了当时中国参政扩大化的历史趋势10.漫画《鸟儿与草人》发表于1952年9月《人民日报》。%鸟儿对草人说:“我过去一直以为你是农民,现在农民可不是你这个样儿。”-2-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