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衡水金卷先享题初高中知识衔接手册地理HENGSHUI JINJUAN2.B【解析】我国的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原和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第二大淡水湖是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故选B。3.D【解析】我国内流河大多分布在内流区,内流区降水稀少,内流河的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在夏季高温的影响下,冰雪融水量增大,形成丰水期,故D错误,符合题意;选项A、B、C正确,不符合题意。4.A【解析】桃花峪到利津河段位于华北原,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水污染的加重,当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5.B【解析】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河段为中游,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中游流域。6.C【解析】由图可知,A为松花江,B为黄河,C为长江,D为珠江。黄河与珠江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是因为珠江位于南方地区,流域降水多;而黄河位于北方地区,流域降水少。7.D【解析】松花江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低;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上游地区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力植树造林;长江中下游为经济发达地区,但河流落差小,水能不足;珠江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且旅游资源多样,因此可以建设水电站并发展旅游业。8.B【解析】长江、黄河分别位于高大的秦岭南北两侧,由于秦岭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导致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有着很大的不同,黄河水量较小、含沙量大、汛期较短、有结冰期,长江水量大、含沙量较小、汛期较长、无冰期,可见长江、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秦岭山脉。故选B。9.D【解析】读图可知,图中B区域是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故选D。10.A【解析】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长江水,利用京杭运河途经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图中箭头A由长江下游指向华北地区,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11.B【解析】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有增有减,并非持续减少;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状况基本一致;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有增有减,不是逐年减小;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的时段是2010—2011年。12.A【解析】该时段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较大,是由于位于我国季风区,湖泊主要依靠大气88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