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全国100所名校最所需观念、家国情怀、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解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阐述了“因停称义”理论,强调人们可以实现灵魂自物进面摆脱对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依赖,故B项正确。马丁·路德仍坚特对上帝和《圣经)价眉仰,并强调信仰自由,排除A项:宗教改革中,天主教和新教并存,新教并未被“普遍接受”一排除C项;马丁·路德领导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教义,排除D项,14.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的考查。【解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颁布法令,通过考试择优录用政府行政人员,部分“文化程度大低或能力太差”的候选人被淘法,这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人员素质和行政效率放C项正确,A项错误。考试成绩是英国选任政府事务官的一贯标准,B项错误,1870年,英国文官制度正式确立,“不断完善”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15.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欧共体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解题分析】根据哥本哈根决议内容和欧洲货币体系的决议可知,欧共体成员通过逐步强化内部联系来共同应对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故B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政治格局仍然是美苏两极格局,排除A项;这些决议反映的是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的分歧,而且欧洲国家抵制的是美国的控制,排除C项;欧共体强调的是团结意识而不是民族意识,排除D项16.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金融全球化,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的考查【解题分析】材料中“全世界30%的股票和债券由外国投资者所持有”反映的是金融全球化,但是全球化的程度则是不一样的,故D项正确。金融全球化程度不能等同于经济发展水,排除A项;影响本国金融全球化的因素多样,包括国家金融政策等,不能仅凭材料中的数据就断定中国对外开放形势恶化,排除B项;欧盟具有排他性,但材料中缺乏相应信息,排除C项17.(1)特点:礼法结合(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突出皇权;因时沿革;家国一体(普遍使用)。(4分)原因:封建专制集权强化;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文化(儒家仁政、礼治思想的影响);统治集团积极宣扬倡导;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国家的工具。(4分)(2)意义:巩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已有成果;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促进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6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古代与现代中国的法制。第(1)问,关于“特点”,依据材料一信息“导德齐礼”“以德代刑”“礼教法典化”“法自君出,狱由君断”“沿革随时”“务当政要”“失礼之禁,著在刑书”“惟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因政教而施刑法”“普遍适用”“刑罚不可弛于国,答捶不得废于家”“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即可“概括”;关于“原因”,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即可从政治、文化等方面“说明”。第(2)问,关于“意义”,依据材料二信息“宪法修改委员会”“中央各方面各部门负责人”“全国各族人民讨论”“全国人大审议”“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知识,即可从巩固成果、人民民主、民主法制、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简析”18.D因素: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饮食文化丰富;拥有友好、尊重、包容等传统美德;拥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历史卷参考答案(八)第3页(共4页)【23·(新高考)ZX·MN·历史·LN】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