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
    
    2023一2024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材料解析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第I卷注意事项: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陕西省姜寨遗址总面积约5万方米,已发掘13000方米。出土的文物有石、骨、角、蚌、陶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1万多件,出土的黄铜片是中国发现较早的铜器残片。据此,对姜寨遗址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经进入青铜时代鼎盛时期B.基本具备了初始国家的形态C.呈现出原始人群的典型特征D.出土的陶器可能用于储藏粟2.古代典籍中的“中国”既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政治概念、民族概念。表1文献中“中国”的含义与其他不同的是表1材料内容出处甲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义民(西周)何尊铭文乙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礼记·王制》丙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史记·秦本纪》所以为中国者,以礼仪也。所谓夷狄者,无礼(唐)皇甫浞《东丁仪也。岂系于地哉?晋元魏正闰论》A.甲B.乙C.丙D.丁3.先秦各家思想中都包含着许多对人的身心如何安放问题的思考。孔孟认为身体需要安身之处,而心灵的安居之所更为重要:道家认为人要遵循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明确了人应以“道”为精神居处。这反映出先秦时期A.社会动荡致使人心思定B.诸子百家思想趋于统一C.礼崩乐坏导致社会混乱D.儒道成为社会主流思想高三历史第1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