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G 4ll⊙089%☐12:26动员民众革命,推动农村土地革命创造了条件,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的阶级矛盾,而非民族矛盾,故排除B项:农村社会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将会削弱国民政府的乡村治理能力,故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信息过度解读,故排除D项。【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时期的史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6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20世纪40年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形成热潮,这是受到全四心战的影响,民族主义得到了传播,故选C项;边疆史地属于已有的历史研究领域,故排除A项;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已建立,故排除B项;这一研究热潮并不一定会推动边疆史地知识的普及,故排除D项。15.D【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根据地的劳动互助组织,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据材料可知,解放战争期间各革命根据地组织农村劳动力进行互助合作经营,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为解放战争提供物质保障,故选D项;劳动互助组织的建立并不能扭转国共之间的力量对比,故排除A项;劳动互助组织的建立只是将分散的农民力量组织起来,并不是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排除B项:农村的封建剥削关系是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这一举措并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故排除C项。16.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解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男人们感慨在生产活动中,妇女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主要是由于在农业生产合作经营下,妇女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故选B项;重视妇女的作用并不表明男尊女卑观念消亡,故排除A项:妇女起了重要作用并不表明按劳分配得到实施,故排除C项:传统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17.C【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史料实证的素养。据材料可知,2004一2006年民企缴税贡献率最高,这表明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发展活力,故选C项:国企缴税贡献率虽然低于民企,但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收入日益减少,故排除A项;外资企业缴税贡献率虽低,但是并不意味着其失去竞争优势,故排除B项;当时所有制结构并未发生彻底变革,故排除D项。18.B【解析】本题考查苏美尔城邦统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信息可知,在苏美尔城邦时代,城邦统治者尽管赋予自身神权地位,但其主要任务是发展农业以使民众安居乐业,这说明统治者明白民众的支持对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具有重要价值,即经济活动影响君主权威的构建,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苏美尔统治者重视民意,希望通过发展经济来获得他们的认同与支持,“君权神授力量趋向完善”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故排除A项;“国家治理凸显神秘色彩”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君主维护自身权威的所作所为,没有体现出民众对君主所采取措施的态度,故排除D项。19.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雅典公民都有权利在政治决策中发表意见和投票表决,以集会的形式参与政府事务,对议案和政策进行辩论并作出决策,还有权担任陪审员、执政官等职务,可见,雅典民主制度的核心是公民参与,故选D项;雅典民主制仅允许成年男性公民直接参与,而排除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这显然不公不公正,故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出【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6页)】·24-97C·公民参政热情的高低,故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出公民注重自身政治素养,故排除C项。20.A【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城市,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13世纪的西欧,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在城市商人的帮助下,销售至更远地区,商业日益繁荣,故选A项;材料和C项表述不存在因果关系,故排除C项;奥斯曼帝国崛起更多是源于自身条件,故排除D项21.C【解析】本题考查中古日本专制统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由材料可知,日本天皇大力推广孝道,这是在借助孝道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故选C项;下令每家收藏一本《孝经》的目的并不是要提高民众文化素质,故排除A项;推广孝经与完善科举取士制度无关,故排除B项;下令每家收藏一本孝经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动儒学理论的普及,故排除D项。22.B【解析】本题考查玛雅文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结合所学知识,玛雅金字塔主要是祭祀等宗教活动的场所,材料中被称为铭记的神庙内室宽大、随葬品有玉器等说明当时宗教具有较高地位,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玛雅对其他文明的吸收,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玛雅手工业规模,故排除C项;材料不能表明这一时期玛雅开始出现阶级分化,故排除D项。23.D【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航海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可知,当时的航海活动得到了国家力量的支持,从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故选D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B项中的“成为各国人民心中的英雄”说法绝对,故排除B项;这些航海活动得到了专制国家的支持,但不一定是本国的支持,故排除C项
本文标签:
高考模块分段测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