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8.D【解析】本题考查辽朝的汉化进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辽朝统治者根据汉人的“阴阳五行说”和“五方说”,创建五京制度,这是对汉族文明的吸收与借鉴,推动了辽朝的汉化进程,故选D项:A项中的“普及”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辽朝中央集权较弱,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北面官制,故排除C项。9.C【解析】本题考查元代的农业技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牛转翻车、高筒转车等工具被广泛用于提水和灌溉,反映了农业生产力水的提高,故选C项: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经营模式,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牛转翻车、高筒转车等工具是南北技术交流的结果,故排除D项。10.B【解析】本题考查王夫之的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素养。根据对联内容“六经责我开生面”可知,王夫之具有更新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故选B项;对联内容无法体现唯物主义思想,故排除A项;根据对联内容“七尺从天乞活埋”并结合王夫之是明朝“遗民”分析可知,他当时有“反清复明”的思想倾向,这是狭隘民族主义的体现,故排除C项;D项是对对联内容的误读,故排除D项。11.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素养。明清时期,江南地区5个主要府(州)镇数和市数明显增多,可见这一地区商品经济持续繁荣,故选C项:明清时期新的经济成分是指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雇佣关系,这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A项:表中未显示远距离长途贸易和区域分工,故排除BD两项12.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从长时段的历史角度来审视清朝疆域的奠定,民族交融不断促进中国封建王朝疆域的奠定,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边疆治理,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汉族的功劳,而是强调胡汉民族共同的作用,故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周期演变,而是王朝演进中汉族与边疆民族的交融,故排除D项。13.D【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旧党”“股试帖”“部议”“不明新学”等都是不利于变法的因素,可见光绪帝深感变法阻力的强大,故选D项:材料透露出光绪帝对变法的顾虑及对变法信心不足,故排除A项;B项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符,故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14.B【解析】本题考查晚清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晚清财政收入中,以商品交换为条件的【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24-46C·盐税、厘金和关税所在比重整体上呈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较快,故选B项:A项不符合史实,也与表格信息矛盾,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只提供了关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中国是否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从材料中看不出来,故排除C项:厘金是地方代为征收的商业税,无法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故排除D项。15.A【解析】本题考查民国初年社会俗的变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民国初年婚礼俗发生较大变化,这源于列强侵略、西学传播和政局变动,故选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在婚礼俗变迁中的主导作用,故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故排除D项。16.B【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中国出现戏剧改良的论战,由此带来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在中国一度很受欢迎的现象,这在当时有助于发挥戏剧社会功能,促进思想启蒙,契合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故选B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中“戏剧改良”的主题不符,故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17.D【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僚资本的膨胀,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通过发行公债以攫取巨额利润,致使以四大家族所代表的官僚资本急刷膨胀,故选D项:国民政府发行公债给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故排除A项:材料中国民政府发行的公债并未用于支持民族工业发展,故排除B项:近代中国政治失序的根源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故排除C项。18.C【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蒋百里指出中国是农业国,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自给自足性,因而日本不可能通过攻打沿海大城市取得胜利,抗战必然是长期的,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故选C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B项与中国国情不符,故排除B项;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D项。19.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美国对华外交,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调停失败源于美国过度自信和自大,,里,只要他亲自出马开导中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