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高三24·G3AB·语文-必考-QG 语文1-3答案

2024年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高三24·G3AB·语文-必考-QG 语文1-3答案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4届高三11月质量检测卷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奇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已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处,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2.选样题使用8船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功,用橡皮擦擦千净后再填徐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宇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城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每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跃升,中国人推动文化建构的热情也持续上升。如何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定位中国文化,如何通过“过去”与“他者”重新理解中国文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命题。历史学家葛兆光先生认为,要了解现代中国,需要更好地了解传统中国。在文明语境之下,特别是在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背景之下,若要更好处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就需要对中国文化传统做更好的梳理与理解。他借助“文化”与“文明”的分野,理解文化的特殊内涵:其一,“文化”是使民族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而“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东西;其二,“文化”是一种不必特意传授,耳濡目染而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而“文明”是一种需要学习而获得的东西;其三,“文化”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文明”处于运动过程中。那么,什么地方才最深刻地表现中国的自我或特色?他认为,从家庭、家族生发出的国家秩序,奠基于伦理秩序基础之上,这一特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正是这一传统,建构了文化中国,使得中国人和其他人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生活习惯和精神气质。生活在现代中国的人,当然要了解现代中国的事情,不过,要了解现代中国,可能还是要知道传统的中国。西方人有一句名言,叫做“过去即一个外国”(The past isaforeign cory),那么,为什么要了解过去或外国呢?其实所谓了解“过去”也好,了解“外国”也好,都是为了了解“现在的中国”。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不知道那个过去的中国,你就没法知道现代这个中国怎么个现代法,不知道外国有什么和我们不同的文化习惯、风俗特点,就不知道中国的文化习惯风俗哪些是“中国”的。这就像你不拿个镜子不知道自己什么样,不看另一个人就无法知道自己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一样。这就是歌德说的“只知其一,便一无所知”(He who knows one,.knows none)。特别是,现在的中国,毕竟是从传统的中国延续过来的。如果可以回到百年以前来看中国,你就会看到,那个时候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大不一样。举几个例子,人【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