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12月)文科综合试题
高2023届一诊模拟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4-28.CAAD B29-33.DCDAC34-35.BA24.C【详解】陈国司徒辕颇因征收田赋被拥有一定数量土地的国人驱逐,这说明当时陈国境内土地私有情况已经出现,土地制度由井田制逐渐向土地私有转变,C项正确;这一时期依然是贵族政治,而非官僚政治,排除A项;国人不属于农民,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到诸侯和卿大夫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25.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巡游及刻石目的在于巩固统治,A项正确;表彰皇帝功德是其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灭六国的军事行动己完成,排除C项;维护边疆安全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26.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见妇女服装仍为夹领小袖…认为他们禁止胡服不彻底”“开始采用中原地区的祭祀天地仪式”等可知,孝文帝通过衣冠、祭祀等方面的改革,接受中原礼乐文明,目的是表明北魏是华夏正统的继承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继承者的问题,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受到较大破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北方大族的支持,排除D项。故选A项。27.D【详解】根据题干中文物为唐代缴纳庸调时由地方官折纳的银饼可知在唐代就已经利用白银这样的贵金属缴纳地方税收,可以说明唐代财政已利用贵金属的的储值功能,D项正确;白银货币化正式开始于明清时期,排除A项;题干体现南北税制都是租庸调制,排除B项;题干并未体现朝贡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28.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苏轼看待王安石变法,既认为改革很有必要性,也指出新法在执行过程中的一些流弊,故此他成为改革和保守两派都认为的反对派,从而成为改革中派系斗争碾压的对象,此案也正是改革派将其视为保守派,认为他讥讽反对改革而进行打击的案例,B项正确;“文字狱”本质就是思想文化专制,西汉就曾发生,并非开始于北宋,排除A项:苏轼最终未被处死,实际上也是北宋君臣考虑到不杀文官”的传统,是“重文”的体现,而非治国方略调整,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围绕改革进行的派别纠争,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无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