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最新模拟卷(五)5历史AH4答案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高三历史模拟试题
2、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题
3、2024年高考模拟考试历史
4、2023-2024高考模拟汇编48套历史答案
5、高考模拟试题汇编2024历史答案
6、高考模拟历史试卷2024
7、2024模拟高考历史
8、2024高考历史模拟题
9、2024高考历史模拟
10、高三2024年历史模拟题
【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材料体现的是明代中后期棉布取代麻布成为民大众的主要衣物原料这一现象。这得益于棉花的广泛种植和手工业棉纺织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B项正确;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凡棉布御寒,贵贱同之”是对衣料变化现象的记载,《天工开物》这部著作是传统工艺科技的总结,与问题的设问不是一个方向,排除A项;材料现象体现的是手工业进步推动商品经济发展,与稳固小农经济没有关联性,排除C项;棉纺织业的发展不能证明其出现了新生产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7.晚清最后十年,有关改良恶风陋俗的宣传随处可见,民众对恶风陋俗的关注不断增加,参与改良活动的积极性大为增强。据《警钟日报》载:浙江绍兴嵊邑一带,有宋、马二人组织同乡十余人,设立演说会,在各地推广演说,希望藉此“唤起国民思想,开通下流社会”。这一现象可以用来佐证当时()A,国民思想已经觉醒B.政治改革推动了社会变迁C.移风易俗效果显著D.民众对恶风陋俗普遍不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最后十年(中国)。据材料中“改良恶风陋俗的宣传随处可见,民众关注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宋、马二人组织同乡十余人,设立演说会,在各地推广演说”,体现了民众对社会变革的反映,佐证了晚清最后十年的政治改革对社会变迁的推动,B项正确;晚清最后十年(1901一1911),国民的思想并未觉醒,只有少部分知识分子的觉醒,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希望改变恶风陋俗,并没有反映效果怎样,更不好说显著,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对改良恶风陋俗的宣传和民众对恶风陋俗的关注不断增加,但不能说民众对恶风陋俗普遍不满,还有很多旧思想的坚持者,排除D项。故选B项。8.孙中山指出:“今天这个盛会是中华民国的新纪元,大会的任务第一件是改组国民党的问题,第二件是改造国家的问题。希望各位代表要把自己的能力和各地方的能力都贡献到党内来,合成一个大力量,用这个大力量去改造国家”。这说明孙中山()A.对建立中华民国充满信心B.快定用苏俄革命道路改造国家C.致力于各地方的经济建设D.认识到革命力量联合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大会的任务第一件是改组国民党的问题”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本次会议是指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改组国民党,国民党一大实现了第4页/共17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