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届单科模拟04语文试题

高三2024届单科模拟04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年度下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四语文
    2、高三四模语文试卷2024
    3、2024高三毕业班四月模拟语文
    4、2024年高三毕业班4月模拟试题语文
    5、2024高考语文答案
    6、2023-2024高三四模语文试卷
    7、2024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
    8、2024高考语文试卷
    9、2023-2024年度下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四
    10、2023-2024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
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远离犯罪,使家室富裕。所以说:“节俭,是所有品德共有的特点。”如果奢侈就多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贪欲就会贪恋爱慕富贵,不在正直的路上前行而招致祸患;没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多方营求,随意挥霍,败坏家庭,丧失生命。因此做官(如果奢侈)必然贪污受贿,不做官(如果奢侈)必然盗窃(别人的钱财)。所以说:“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过去何曾一天饮食要花去一万铜钱,到了他的孙子这一代就因为骄奢而家产荡尽;石崇以奢侈靡费的生活向人夸耀,最终因此而死于刑场。近代寇莱公豪华奢侈堪称当世第一,但因他的功劳业绩大,没有人批评他,子孙染他的这种家风,现在大多穷困了。其他因为节俭而树立名声,因为奢侈而自取灭亡的人还很多,不能一一列举,姑且举出几个人来教导你。材料二:研究治国之道的人大都想要禁止奢侈之风,认为财富减省下来百姓就可以变得富裕。唉,前代贤臣有言:“天地间产生的财富只有这些数量。”那一方有损失,那么这一方就会增加,我没见过奢侈能够使天下变得贫弱的。我经常广泛地观察天下的太势太致是当地民风奢侈那么百姓必然容易谋生当地民风俭朴那么百姓必然难以谋生为什么呢?是形势让它变成这样的。现在天下的财货赋税都在吴越之地。吴地的奢侈之风没有比苏州更盛行的,越地奢侈的风俗没有比杭州更盛行的。如果崇尚奢侈那么当地的百姓应该会走向穷困。但现在苏杭两地的百姓,有不耕种一,点土地,却能吃精美的饭菜:不拿一把梭子,却能在身上穿着刺绣华美的衣服的人,不知有多少啊。大概是民风崇尚奢侈那么经商的人就多了。只拿苏杭的湖光山色来说,那里的居民根据时令出门游玩,游玩的时候一定需要乘坐画舫和肩舆,吃美食喝佳酿,听歌观舞而行,可以说是很奢侈了。却不知道车夫、船夫、歌童、舞妓,那些仰仗着湖光山色等待生火做饭的人不知有多少呢。所以说:“那一方有损失,那么这一方就会增加。”假如让他们拿出全部钱财丢在沟壑里,那么这种奢侈可以被禁止。不知道所说的奢侈,不过是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豪门大族自行在他们的宫室、车马、饮食、衣服的供给上追求享受罢了。他们在精美的膳食上追求奢侈,那么耕种的人和厨师就会分获其中的利益;他们在华美的衣物上追求奢侈,那么卖家和纺织的人分获其中的利益。正如孟子所说的“互通各工种的成果,交换各行业的产品,富余的弥补不足”的情况。地位尊贵的人为什么禁止奢侈之风呢?(2)古代诗歌阅读(9分)15.C(“表达了自己家乡已经没有亲人的痛苦”错)16.①诗人此时在洛阳,久别东吴,见飞雁、闻捣衣,乡思撩人。②“长怜”“久别”,既写诗人对友人客居他乡的怜惜,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③“借问”两句暗含朋友漂泊在外,自己亦如此,有同病相怜的感慨。(每点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鹤鹤也(3)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①理所当然②真心实意(每空1分,如有其他答案,亦可酌情给分)19.①原句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确定的意思,增强了语气,强调了钱买不来老师的关怀器重和农民的辛劳的观点。(3分)②“也许”以不完全确定的语气,假设了交了学费和米钱的情景,更加容易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思考,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2分)20.(参考答案)①树木有自己的应对方式:②只要有微弱的火源;③如果再刮起一阵风(每句各2分,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21.D(“一瞬间”和“瞬间”没有用到夸张的修辞手法。)22.(参考答案)我们经常在报道中看到,对于一些森林大火,消防队员几周甚至几个月都无法完全扑灭。(原句有两处语病。“一些森林大火”中途易辙,可在其前加上“对于”;“甚至”是表递进的词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