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JY高三·A区专用·模拟卷(二)2文科综合答案
江油中学2021级高三上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A卷)③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的调节职能,促进收入更合理、更有序,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护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实现社会公,促进共同富裕。(3分)④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3分)(2)【答案】①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相结合(2分),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2分)②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2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动态衡;(2分)③坚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2分),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构建新能源汽车的新发展格局(2分)。历史参考答案24.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夷”与“夏”相区别的主要特征是文化礼仪上是否一致,主张以自身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德行对“夷”进行感召,这种重文化主张有利于推动各族人民的互动认同,C项正确;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孔子重文化有利于遏制诸侯割据势力的发展,排除B项;孔子所处时期礼乐制度逐渐崩溃,排除D项。故选C项。2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在第一次出现日食时下罪己诏,主动示弱,是基于稳定统治的需要;第二次日食出现时,汉文帝利用契机,打击权臣,是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两次举措都顺应了政治统治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中的举措与巩固中央集权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中汉文帝的第二次的举措可以体现出对丞相势力的削弱,但第一次举措体现不出,排除B项。汉文帝的两次举措对儒学地位影响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26.C【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安息国传入中国的石榴被赋予了文化意义,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由此可知,域外植物被赋予了本土文化价值,C项正确;石榴并未引发中原地区膳食结构的剧变,排除A项:石榴属于植物,其并不属于新的生产方式,排除B项:石榴传入中国,并且被赋予文化内涵,并不能证明民众的生活水大幅度提升,排除D项。故选C项。27.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安史之乱前后的南北方。据本题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安史之乱后,唐室中央政府财政对南方的依赖不断加大,而沟通南北的大动脉主要是长江至黄河的运河,因此漕运地位上升,D项正确:唐政府的政治统治中心依然在北方,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排除B项;唐朝封建统治的迅速土崩瓦解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28.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商贩为了促销自己所卖的商品,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叫卖方式叫卖、吆喝”及后来的摇小鼓”,因而“摇小鼓”的出现凸显了商贩的市场意识,B项正确;“摇小鼓”只是商业领域中的一种叫卖方式,并非为了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不属于市民文化的范畴,排除A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仅凭材料信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