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A区专用 JY高三模拟卷(二)2理科综合答案
②M点NH3的物质的量为6mol,列三段式N2(g)+3H2(g)=2NH3(g)起始量(mol)5150,此时气体总压强20MPa,总物质的量反应量(mol)96衡量(mol)266K总)=14ol,a(N)=是×20NPa=9MPa,pH)=8×20NMPa-9NMPa,p(NH)=月×20MPaPa:则M点助a=0.5aNH)=×pN)XNEX三p3(H2)b(N)X[(H,)1-2(NHs)-=(N)Xp(H2)72 MPax(MPa)≈24.5(MPa)2。2(NHs)(MPa)29.(共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2)不变植物在黑暗处只进行细胞呼吸,镁元素不影响细胞呼吸(合理即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2分)CO2浓度(3)3.6×10-6(2分)【解析】(1)氧气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CO2是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2)镁元素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若土壤中缺乏镁元素则植物会缺少叶绿素。叶绿素不影响细胞呼吸,所以在黑暗中氧气的消耗速率不改变。氧气量不再增加说明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速率不再增加主要是因为密闭装置中的C○2是有限的,15n后C○2浓度已经很低,所以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3)黑暗处理5min氧气减少1×10-?mol,光照处理10min氧气增加4×10-7mol,故光合作用实际产生氧气的速率是每10min产生6×107mol,即3.6×106mol/h。30.(共9分,每空1分)(1)神经递质分解或运回突触前膜(2)酶P通过调节胰高血糖素也可以使血糖浓度升高(3)胰岛素糖尿病多尿、多饮、多食、身体消瘦(体重较轻)(4)血糖浓度血糖浓度较高【解析】(1)从题图可知,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是受下丘脑的调节,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该过程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一般会分解或运回突触前膜。(2)从题图可知,只有G1蛋白激活后才会产生cAMP,才会使酶P处于活化状态。但有升糖的激素,比如通过调节胰高血糖素可以使血糖浓度维持正常。(3)因为信息分子X的作用与G1蛋白相反,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所以该信息分子最可能是具有降糖作用的胰岛素。G2蛋白是胰岛素的受体,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受体失活,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的症状是“三多一少”,三多指的是多尿、多饮和多食,一少指的是身体消瘦(体重较轻)。(4)从题图可知,R与酶P在血糖浓度较低时相互分离,当血糖浓度较高时二者结合成复合物,故决定它们结合或分离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202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压轴卷·理科综合第10页(共43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