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顶尖联盟 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1月)文科综合(老教材版)答案
中国短期之内丧失了对北、天津等地区的控制,谈不上首挫其锋,排除B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战役,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D项。31.C【解析】由材料“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安徽小岗村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可知分别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时期的土地流转政策,都是关于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经营权的发展变化,故选C项:三次变革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A项:改革只是调整了生产关系,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不是实质上的变革,排除B项:改革并未改变土地所有制,依然是土地集体所有制,排除D项。32.B【解析】本题选B。由材料可知当时的墓葬在同一个墓地,说明贫富分化不明显,未体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不同类型的陶器制造属于手工业发展的结果,说明当时出现生产分工:墓葬中按照固定的方位遗体侧身放置具有原始的宗教色彩。墓葬中出土的红海贝壳说明存在经济往来的现象。33.D【解析】据材料“(庄园)衣奴无疑是不自由的,他们要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可知与奴隶相比,生活于庄园制度之下的农奴拥有一定的权力,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进步,故选D项:材料的主旨是农奴的状况,并未涉及工商业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政治上分裂割据强调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而材料说的是庄园农奴,排除B项;中古西欧以神为重心,排除C项。34.B【解析】由材料“19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取代自由主义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两种思潮”可知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权利的思潮,社会达尔文主义是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的观点解释社会发展规律,成为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理论依据,它们都在客观上刺激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故选B项:第一国际标志国际工人运动走向联合,排除A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排除D项。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