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1(2024.03)历史试题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历史
2、2024苏锡常镇四市二模历史
3、2024苏锡常镇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4、2024年江苏省高三二模苏锡常镇联考历史及答案
5、2024苏锡常镇一模历史
6、2023-2024苏锡常镇历史二模
7、2023-2024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质量调研历史
8、2024苏锡常镇高三二模历史
9、苏锡常镇历史二模2024
10、2024苏锡常镇历史一模
义’”、“或发扬儒家‘内圣外王’之道,‘救时行道’”、“或吸纳佛、道等诸家学说、思想”等内容可知,针对儒家思想遭遇佛教、道教冲击而出现的挑战儒家儒学正统地位现象,他们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儒学发展的新方向,故选D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宋初三先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也就不会在宋初就挽救了魏晋以来的儒学危机,排除A项;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是在唐朝,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的形成,使儒学完成了“思辨化”“体系化”进程,排除C项。6.D。材料表示,松江府地区的农民由明朝前期的入不敷出变为明朝中后期的有盈余,可知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且其增长速度高于支出,该地区百姓相对富裕。结合所学知识,明朝中后期,松江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镇经济的发展为农产品的售卖提供市场,故市镇崛起扩大了农民的收入,D正确。A选项,材料只是农家的收入,未涉及松江整个地区与全部行业,均衡发展看不出,排除;B选项,材料无法体现粮食产量,且结合所学可知,松江多种植经济作物,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结构的信息,排除C。7.A。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鸦片战争期间,英方所屡次投递的《致中国宰相书》之所以没有得到回复,主要是因为该标题“亵渎圣明”,触犯了中国皇帝的最高权威,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还是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故选A项;之所以出现题干所述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致中国宰相书》这个标题触犯了当今圣上的威严,与清政府的官员无关,排除B项;英方所投递的书信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回复是因为其触犯清朝皇帝的最高权威,而不是清朝皇帝维护“国家主权”,排除C项;《致中国宰相书》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回复,是因为该标题触犯皇帝威严,与“战争形势”无关,排除D项。8.C。1898年是戊戌变法之时,此时维新派宣扬维新思想,主张废除传统的科举考试,所以书上慨叹废除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但戊戌变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败,维新思想受到打击,所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又面临亏损。因此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政局的迅速变化,故选C;清末儒学的地位尚未被颠覆,排除A;根据该书商的经历并不足以说明列强的侵略加剧,排除B;清末西学尚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