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2 新高考卷语文试题

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2 新高考卷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百师联盟2024高三二轮二
    2、百师联盟2024高三二轮联考二
    3、百师联盟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
的国民人格和生活伦理。鲁迅在其文化批判实践中,创造出一种理性主义“征候学”,即通过国民身体、日常生活、交往方式和日常言说等文化表征,来解析深层的文化病症。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思想的系统性,源自其对人的生活的整体性的感知和理解,而不是逻辑上的概念和命题的系统性。鲁迅并未致力建构庞大完备的思想体系,但鲁迅思想的丰富性,甚至比专门的思想家来得更为丰富、更为复杂,也更加富于感染力和影响力。在他笔下,不是概念和范畴在推演,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和一桩桩发人深省的事件,在完成一个个深刻的命题,表达了作者对我们这个民族沉重命运的思考。(摘编自张闳《鲁迅与文化批判的历史使命》)材料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是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凝结着人生与时代的经验智慧,富于文化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是一个民族的特殊表情,往往成为人们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的形象体现。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每到国家民族面临考验的重大关头,优秀作家总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始终把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生活放在创作的首要位置,是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宝贵品质。我们从现代经典作家作品中,可以看到民族精神成长的轨迹,也同样能够从抗震救灾、抗击“非典”、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的现场,感受到当代中国作家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坚定自觉。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牵连着文学与时代、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民族之间的深刻关系,凸显着作家的文化底蕴、思想格局和精神境界。以文立德,勇于承担时代、民族和社会责任,以高昂的理想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感感染人是作家创作的社会责任。杰出的作家之所以为世人尊敬,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能世代流传,根本在于作家将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创作自觉地融入时代发展的大势之中,自觉地将个体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否以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的担当,与国家利益心心相印,同民族大义息息相通,是检验一个作家品格的试金石。(摘编自《承担起当代作家的责任与使命》)材料三:梁晓声生活低调、充满温情,但他又是个斗士。在书中,他保持了一贯冷峻而智慧的笔调与渗及骨髓的透视深度。至今仍保持手写惯的梁晓声,以一笔一画为当代中国社会描摹写实。《读书》周刊:如今,您依然保持着那种罕见的真诚、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的义愤和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您是否以纠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为使命?梁晓声:首先,我必须说,我的写作决不会取悦任何方面,包括市场、读者。因为在我心中,民众企盼知识分子能如古代的“士”一般,一定要多一些社会担当的道义和责任。这其中,讲述自己心中的对错,为人们提供启思,确实是一个作家的责任。批判确实是一种作为,但如果一个作家只局限在这种作为上,那是绝对不行的。我想为这个社会奉献,而不仅仅是指责,当作家能够这样要求自己,就很自然地回到他作品的创作上了。有位作家说过一句话,我很认同。他说:“一路写下来都是在学着写,觉着自己有些经验了,也就有些老了。”他还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他早年没有坐过飞机,之前一直以为云层一遮以后,就那么一点点太阳,可当自己坐着飞机穿过厚厚的云层之后,才发现云层之上万里晴空,自己顿时就觉得眼界开阔了。所以,当作家写一篇东西的时候,要是他打算通过去写一片云来给读者讲一个故事,那么思路境界要放在云端上面,视野一定要看得很宽、很远。在我看来,作家都是在云层下端写作,但心里永远不要忘记云层上端,因为那里有真善美,也有全人类的价值。(摘编自《梁晓声:提供启思是一个作家的使命》)【202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冲刺训练卷·语文(二)第3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