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正文化]2024届名校名师信息卷(二)2试题(语文)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名校名师网
2、2024名师
3、2023-2024名校名师专题训练卷
4、2023-2024名校名师试卷答案
5、2023-2024名师 名校
6、名师名校2024
7、2023-2024名校名师专题训练卷一答案
8、2023-2024名校名师卷答案网
9、2024名师卷
10、2023-2024学年名校名师高考模拟
金卷·新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五)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温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修中国人说中国话,用汉语写作,可是我们了解自己的语言吗?如果不了解,如果我们超越汉语敏的表达界限说话,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设想,西方语言固有的成分,汉语中也一定或明或暗地隐藏着,最害怕被西方人说汉语是一种蒙昧的语言。冯友兰先生的意见,就代表了这样的立场,他说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古今之争。换句话说,中国哲学之所以“落后于”时代,是因为汉语“落后”;但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推论,汉语永远不得不落后,除非汉语成为拼音超冷文字。与其说汉语与拼音文字之间,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是人类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或原始思维与现代思维之争,不如说它们之间仅仅是一种空间上的并列关系,彼此相互外在,互不附属郑点儿也不像。所谓“先进”与“落后”的断语之所以不中用,是因为这个标准来自西方。郝举个例子来说,按照西方语言和语法标准分析汉语,往往就要说外行话,因为这个分析的工具不中用。“中国言语的构造上主语(subject)与谓语(predicate)的分别极不分明,换言之,即可以说相好像就没有这个分别。这是中国言语构造上的最特别处,而其影响则甚大”(张东荪)。既然汉语几乎就没有主语与谓语的分别,那么当我们硬说有这个分别时,就好像“使中国文法亦穿了一套西服”张东荪)。有怎样的害处呢?蒙蔽了汉语的特性或者说“面貌”,就像即便穿着笔挺的西装,相貌却还是中国的,无法蒙人。张东荪先生援引了高本汉所分析的例句:Albert's mother gives him cakes这个英文句子中哪个词是主语,几乎一望便知,拉丁文和希腊文中的句子,也是如此。当高本汉认为西方语言是一种进化了的语言时,张东荪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言语与外国言语是构造上的不同,无所谓进化与不进化。乃截然是两种东西而已。”西方语言极力用各种技术手段暴露主语,汉语则根本缺乏这样的手段,例如“学而时之”,其中哪个是主语呢?“学”可作动词,又可作子词。而“时”亦同时可作动词和副词。硬说“学”是主语,显得很牵强。“不亦说乎”,这句也没:主语。张东荪说,“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并不是“任何人学而时之,则其人不亦说乎”省略。推而广之,如果传统汉语中到处都是这样的“省略”主语,那就意味着“主语”的位置不重要可有可无。“须知这样无主语的句子就是正式的句子,初非由整个儿的句子省略后改成的。”(摘编自尚杰《中西:语言与思想制度语文五第1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