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冲刺卷(三)3[24·(新高考)CCJ·历史·HAIN]答案

海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冲刺卷(三)3[24·(新高考)CCJ·历史·HAIN]答案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材料三1891年北洋舰队访日前后中方当事人的相关电报和回忆录李鸿章日本屡请我兵船往巡修好,现派海军提督丁汝昌统“定远”“镇远”北洋大臣“致远”“靖远”“经远”“来远”铁、快船,于五月二十日开赴日本。丁汝昌明日带同定、镇、致、靖、经、来六船前往东洋一带操巡,所有留防海军提督之“远”“济远”,当令先后乘间前去进坞。日本派亲王宴请我全军官佐。独步蟾(注:定远舰管带)辞。询其陈兆锵故,则谓:日人奸究无信,胆敢妄为,深恐假藉宴会,乘我不备,攻袭我定远舰军官舰,我必留舰预防不测。辨析和考证上述史料,并指出“主炮晾衣”说广为流传的原因。·(9分)18.(12分)科技与人类社会材料一17世纪,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在所能给予人类的一切利益中,“最伟大的莫过于发明新的技术、新的才能和以改善人类生活为目的的物品。”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又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材料二如果你们想使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一1931年爱因斯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演讲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1955年《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1)比较培根与马克思、恩格斯对科技的认识,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8分)(2)运用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史实,简评爱因斯坦的观点。(4分)高三历史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