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样卷(二)2[24·(新高考)高考样卷·化学·AH]试题
(5)L+半径比Y的空腔小很多,不易与空腔内O原子的孤电子对作用形成稳定结构(2分)【解析】(1)轨道能量的高低顺序1s<2s<2p,所以选项C能量最高,故选C:(2)AH的中心原子A1的价层电子对个数=4+号(3十1-4X1)=4,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A1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A1H: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3)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碳1s22s22p2,硼1s22s22p,氧1s22s22p4,氟1s22s22p;未成对电子数:碳2个,硼1个,氧2个,氟1个,B错误;离子半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O->F->Li计,C错误;故选AD。()④晶胞中粒子数目Li:4,Fe:8×g+8X}+2×号-4,As:4,故化学式为LiFeAs。(5)L计的体积与X的空腔大小相近,恰好能进入X的环内,且L计与氧原子的一对孤电子对作用形成稳定结构W,而L+半径比Y的空腔小很多,因此不易与空腔内O原子的孤电子对作用形成稳定结构。18.(10分)(1)Cu(2分)(2)浓硫酸(2分)(3)3Cu+8H++2NO3—3Cu++2NO个+4H2O(2分)(4)CaCN2(2分);CaCN2+3H2O=2NH3个+CaCO3¥(2分)【解析】固态化合物CaCu2O3与足量的NH3共热产生固体A,主要成分为Ca(OH)2和Cu,固体A中加入足量的HNO3中产生无色气体NO和溶液D,主要成分是Cu(NO3)2和Ca(NO3)2,反应Ⅱ即向含有Cu2+的溶液D中加入氨水至过量,根据先产生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溶液E深蓝色溶液,即形成了Cu[(NH3)4]+;根据NH3具有还原性产生N2、H2O(g)和过量的NH3,故气体混合物B为H2O(g)、NH3和N2,可用浓硫酸除去NH3、H2O(g)后得到单质气体F即N2,N2和CC2一定条件下产生C和固体G,根据G的摩尔质量为80g·mol-1,可知G的化学式为CaCN2,其与水反应可以得到NH3,反应方程式为CaCN2+3H2O=2NH3个+CaCO3¥.19.(1)高温(2分)(2)T1>T2>T3(2分)(3)92分)(4)BC(2分)(5)CO⅓-+H2S=HCO5+HS-(2分)【解析】(1)反应②为熵增的吸热反应,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②才能自发进行。(2)反应①是吸热反应,温度越高,H2S的衡转化率越大,故T>T2>T3。(3)设起始通入H2S和Ar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6mol,衡时生成S2(g)的物质的量为amol,由题意可建立如下三段式:【高二化学·参考答案第3页(共5页)】·24-502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