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2024届高考考前最后一卷(河北卷)历史答案

[学科网]2024届高考考前最后一卷(河北卷)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河北省高考最后一卷历史
    2、2024全国高考历史河北
    3、2024新高考河北省历史试卷
    4、2023-2024河北高考历史答案什么时候出
    5、2024历史河北高考题
    6、2024新高考河北历史
    7、河北省2024年新高考历史
    8、高考河北历史2024答案
    9、河北2024年高考历史
    10、2024河北省高考历史
办学堂,建立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统一了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推动中国出现了大量小学堂和中学堂,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严伤府、厅、州、县,抓紧于城乡各处遍设学堂,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接着,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学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废除科举制度的大背景下,官员选拔只能依赖近代教育所提供的人才,从学堂毕业生和留学毕业生中选官为大势所趋。因此,废除科举制有助于学堂的兴起与发展,适应了培养和选拔经时济变新式人才、救亡图存的需要,也适应了工业化时代下层人民谋生、就业的需要。但是,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同时,由于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缺乏整体上的顶层设计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又没有做到循序渐进,而是操之过急、过于激进、突然下令,给当时广大读书人的生计造成严重冲击,也对与科举制紧密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严重冲击,部分读书人投身革命,为清朝的灭亡埋下隐患,很快革命爆发了。总之,废科举、兴学堂对清政府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适应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体现了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另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教育和读书人命运产生巨大的冲击,也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主题及相关史实举例:(1)废除科举制带来的双重影响(一分为二)①1901年初,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纲要》(上)第19课】②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严伤府、厅、州、县,抓紧于城乡各处遍设学堂,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学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废除科举制度的大背景下,官员选拔只能依赖近代教育所提供的人才,从学堂毕业生和留学毕业生中选官为大势所趋。【选1第7课】③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纲上第19课】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选1第7课】自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以来,中国出现了大量小学堂和中学堂,这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选2第5课】④废除科举制有助于学堂的兴起与发展,适应了培养和选拔经时济变新式人才、救亡图存的【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