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书院2024届考前模拟一1试题(历史)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清北书院试卷
2、2023-2024清北书院备考学校
3、2024清北书院高三适应性考试试卷
4、清北书院2024高考成绩
5、2023-2024清北书院培训学校怎么样
6、2023-2024清北书院高三适应性月考二理科综合试卷
7、2023-2024清北书院复读怎么样
8、2023-2024清北教育考试研究院
9、2023-2024清北书院试卷答案在哪里找
10、2023-2024清北书院试卷答案
办而由社区居民自己决定;社区委员会是社区管理的核心机构;社区委员历史在本社区有一定的号召力,享有一定的威望或具有某方面的特长;社区委人教高二选择性必修1答案页第4期员是义务担任的。第15期治安和秩序,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里甲13.A2、3版制度没有发挥这一作用,排除B项;D项提示:“有24个市长是绸缎、丝绒一、选择题是清朝的赋税制度,而且材料也没有商”“伦敦市政参事和众议院议员也往1.C体现人口的激增,排除。往是12个大型同业联合会的成员提示: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汉代户籍7.A说明伦敦市民通过同业联合会即行会制度将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使土地得提示: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康熙参与并控制市政活动,故A项正确:材到充分的利用,这有利于稳定小农经三十九年(1700年)到乾隆六年(1741料信息没有体现选举问题,排除B项;济,因此C项正确;依据材料无法得知年),短短41年间,人口增加了6倍左材料也没有涉及君主的信息,排除C汉代开始加强对基层的控制,A项错右。结合所学摊丁入亩改革的知识可项;材料反映行会对市政的影响,不能误;依据材料可知,汉代户籍制度加强知,清朝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推丁说是城市经济的灵魂,D项不符合材了对民户的控制,B项错误:材料并未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料主旨,排除。体现汉代户籍制度被历代的王朝所沿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人口隐瞒14.A用,D项错误。已无必要,从而导致政府统计的人口提示:根据材料“自治市的政府和2.D激增,A项正确;清朝前期,人地矛盾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乡镇承提示:根据材料“这次检括户口‘计并未消除,排除B项;乾隆时期,国家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版图并无明显拓展,排除C项;清朝前期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城市议会都由普四万一千五百口’”及所学大索貌阅的实行闭关政策,海外贸易凋零,排除D项。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含义及影响可知,大索貌阅是根据户8.D责”等信息可知,英、美、法等国都重视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的体提示: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实行地方基层自治,A项正确;“近代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通过查实商鞅变法“集乡为县”,这些措施有利于西方城镇实现民主化”的观,点只符合英户口,国家直接控制的丁口数大为增政府加强对基层的管理,D项正确;秦国和法国,与美国不符,排除B项;材加,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保证了国家始皇创立皇帝制度,A项错误;材料并的力役来源,D项正确;该措施是清查料信息得不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逐未涉及宗法制,排除B项;秦始皇时期步形成,排除C项;地方政府职能明隐藏的户口,不会直接推动人口增加」正式建立起官僚政治,排除C项。确只符合美国的地方制度,排除D项。排除A项;该措施的目的是查实户口9.D15.A有利于国家掌握较准确的人口数目提示:依据材料“里、亭、乡是西汉提示:据题意可知,20世纪八九十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力役来源,排在全国建立的基层组织”“唐朝将乡年代后西方各国的部分基层管理向市除B项;隋朝沿用的赋税制度是租调里等基层组织统一为村,从法律上实场过渡,减少了政府的负担,从而有利制,唐朝才开始使用租庸调制,排除C项。施统一管理”可知,无论是西汉还是唐于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故选A项;这3.B朝,对基层组织都有严格的管理,而且一变革实际上是降低了民众的福利待提示:从材料可知,唐宋时期出现唐朝时更是上升到“法律”层面,有国遇,排除B项;这一变革是在减少政府了专门以种植一种作物为主的农户家政权干预和控制渐强的趋势,故D的过度干预,排除C项: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是强调了当时农业生产商品化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无论是不可能实行公有制,排除D项。程度提高,故B项正确;在唐宋时期西汉对里、亭、乡的管理,还是唐朝对16.A传统经济也就是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村的管理,都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提示:根据材料可知,1951年国家地位,故A、C两项错误;材料中的现象不是地方自治,排除B项;官员的任命保险只针对企业职工、国家机关和事说明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松弛,排方式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业单位等国家工作人员,而1954年《中除D项。10.D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则扩大了享受社4.B提示:由材料可知,明清政府都对会保障的范围和设施,说明我国社会提示:根据材料可得出明朝的这户口进行登记并严格管理人口的流保障体系日益完善,A项正确;材料仅一户籍政策,有利于加强对基层的管动,这体现了政府利用户籍管理强化仅涉及社会保险相关法律,不能得出控,维护社会的稳定,B项正确;材料基层社会治理,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排除B项:材体现的是职业分类,而不是不同民族,映了对加强人口流动的管理,与“封建料强调公民社会福利水得到提高而排除A项:材料中的管制不利于商品等级秩序”和“社会阶层流动”无关非降低,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除A、B两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是逐不符合史实,排除D两项渐松弛的,且材料未体现人身依附关系,、非选择题5.B排除C项。17.(1)内容: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提示:明代黄册详细地以户为单11.D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位记载了土地的流转情况,可见当时提示:图表数据体现了官仓的数户籍登记的内容全面详细,包括县、里、的户籍管理较为严谨,故选B项;从材量远远大于义仓,这说明社会救济仍然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户籍反映社料中的例子看,一户人家只有少数土依赖于封建政府,D项正确;“常仓制会等级差异地可进行流转,并不能说明土地兼并度确保了粮食安全"”说法太绝对,排除A(2)特点:依据财产、职业、地域进严重,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租佃关项;材料体现不出粮仓设置已较为普遍,行户籍划分;户籍种类繁多系,故排除C项;户籍准确登记土地占排除B项:“都城是救灾备荒的唯一重有情况,可以为政府征税提供精准的作用:提高了佃农的地位和生产点”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依据,但并不能减轻农民负担,故排除12.C国家稳定;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加强D项。提示:由材料内容可知梁武帝要6.C求郡县“置孤独园”,发展社会救济事·:了中央集权18.(1)特点:赡给制度化,管理严提示:结合表格可知,从明洪武年业,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格;以族人为主要赡给对象;以实物赡间到嘉靖年间,广东各地区的户数和口故选C项;材料中梁武帝“多次责令郡给为主;以士大夫为主要收入来源。成数都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但明洪武县置孤独园”,说明政府积极有为,排因:小农经济;宗法社会;儒家仁政、德年间到嘉靖年间的明朝社会相对稳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救济,而不治思想的影响。定,并无大的战乱和战争,这说明表中是调节社会贫富差距,排除B项;材料(2)特点:电国家主导:采用立法户数和口数的减少是编户逃避赋役中的社会救济权仅涉及孤儿与单身老手段;内容更完备;覆盖对象更一泛:脱离户籍导致的,故C项正确,排除A人,说明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备,排影响更深远。(从组织者、对象、内容、形项:明朝的里甲制度主要是维护地方除D项。式、影响等方面作答,意思相近即可。)第3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