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历史(人民教育)试题
 
    历史(人民教育)试题) 8.唐中后期,赋税混乱不一,“邦赋既无定限”,“率税少多皆在牧守裁制”。宰相杨炎提出“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人”。这一主张旨在A.扩大敛财空间B.应对内部危机C.抑制土地兼并D.减轻人身控制9.中国画注重”写意”。唐朝的“意”,通常与“意气”、“神气”、“骨气”、“气力”、“气势”、“气象”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宋以后所说的“意”常常同“理”、“韵”、“趣”、“士气”、“书卷气”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A.时代风貌影响艺术创作B.经济水决定艺术风格C.民族交融塑造多元文化D.中华文化在批判中继承10.据黄仁宇估计,依靠两税的明王朝每年的正式收入在3500多万两白银,而宋王朝达到1亿多两。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宋代A,商业政策调整B.人口数量增多C,农业技术高超D.国家能力强大11.辽朝尊孔崇儒,自居中华正统,将当时的南北政权并立局面比作南北朝,自称“北朝大辽国”。金灭辽,辽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走,在西域复建辽政权,“尊号日天佑皇帝,改元延庆”。这些做法A.体现了华夏认同意识的增强B.发展了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C,表明民族政权间的差异消弭D,彰显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2.为探究菊花是否有果实,南宋士人史俦“遍问园翁”,得到的答案是“菊无结实者”。他并未人云亦云,而是“于十一月直至月尽,亲采肥壤所植之菊,采其花心以验其实之有无”,结果仍是“无所见”。与上述事例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A.“知行合一”B.“经世致用”C.“以农为本”D.“格物致知”13.下表梳理了明朝贵州都匀地区的管理机构沿革。据此推断,此地管理机构的调整旨在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8.唐中后期,赋税混乱不一,“邦赋既无定限”,“率税少多皆在牧守裁制”。宰相杨炎提出“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人”。这一主张旨在A.扩大敛财空间B.应对内部危机C.抑制土地兼并D.减轻人身控制9.中国画注重”写意”。唐朝的“意”,通常与“意气”、“神气”、“骨气”、“气力”、“气势”、“气象”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宋以后所说的“意”常常同“理”、“韵”、“趣”、“士气”、“书卷气”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A.时代风貌影响艺术创作B.经济水决定艺术风格C.民族交融塑造多元文化D.中华文化在批判中继承10.据黄仁宇估计,依靠两税的明王朝每年的正式收入在3500多万两白银,而宋王朝达到1亿多两。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宋代A,商业政策调整B.人口数量增多C,农业技术高超D.国家能力强大11.辽朝尊孔崇儒,自居中华正统,将当时的南北政权并立局面比作南北朝,自称“北朝大辽国”。金灭辽,辽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走,在西域复建辽政权,“尊号日天佑皇帝,改元延庆”。这些做法A.体现了华夏认同意识的增强B.发展了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C,表明民族政权间的差异消弭D,彰显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2.为探究菊花是否有果实,南宋士人史俦“遍问园翁”,得到的答案是“菊无结实者”。他并未人云亦云,而是“于十一月直至月尽,亲采肥壤所植之菊,采其花心以验其实之有无”,结果仍是“无所见”。与上述事例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A.“知行合一”B.“经世致用”C.“以农为本”D.“格物致知”13.下表梳理了明朝贵州都匀地区的管理机构沿革。据此推断,此地管理机构的调整旨在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