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金太阳(24-578A)历史答案

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金太阳(24-578A)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智慧进·高考总复必刷卷·周周测历史教师用卷(二)注意事项:考查范围: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发展一从三国到宋元(周测一占30%,周测二占7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呈现了不同遗址的考古发现。这些发现反映了当时湖南城头山文化遗址发现距今约七八千年丰富的稻谷遗存淅江河姆渡遗址普遍发现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有20~50厘米广州黄埔甘草岭遗址发现4800年前的水稻和小米河北磁山遗址发现大量贮存粮食的窖穴A.水稻种植区域广泛B.农业技术水较高C.农业文明得到发展D.已经出现早期国家【答案】C【解析】材料显示多处遗址都出现粮食遗存,且在河北磁山遗址中发现大量贮存粮食的窖穴,说明农业文明的发展,C项正确;仅凭表中四处遗址发现,不能说明“区域广泛”,排除A项;表中未涉及农业技术发展情况,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B项;早期国家的标志有贫富分化、阶级、文字、礼制等,材料未涉及早期国家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2.关于六亲,历代的说法不一。按《左传》的说法,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按《老子》的说法,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的说法,则指父母、兄弟、妻子。这些说法主要体现了A.宗法文化的影响B.儒学的划分标准C.先秦的政治体制D.秦汉的文明进程【答案】A【解析】“六亲”,实际上是指亲属关系,宗法关系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居于重要地位,虽然不同时期的“六亲”概念不完全相同,但“六亲”的主体都与宗法血缘密切相关,故A项符合题意;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的“六亲”说法不属于儒家的划分标准,排除B项;《汉书》的“六亲”概念体现的是汉朝儒学,不属于先秦时期,更不能代表先秦政治体制,排除C项;老子与《左传》展现的是先秦时期思想文化,不属于秦汉时期,材料中也没有体现秦汉文明进程,排除D项。3.隶书出现在秦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据此可知,隶书在秦代的出现A.受到“书同文”政策的影响B.基于政治形势和实用需求C.反映出其特有的审美价值D.是文化专制下的必然产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宫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可知,秦朝时用隶书取代小篆,是基周周测·历史二第1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