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7月)语文试题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
2、安徽省马鞍山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3、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4、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测试高二
5、2024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6、2024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7、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8、马鞍山市2024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时间
9、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高二期中考试
10、马鞍山市2024年高三二模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C(A项,扩大范围,原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畅游山林是当时人们最时尚的休闲方式,与山水对话成为最惬意的活法”。B项,强加因果,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D项,“课堂上的吟诗诵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曲解文意,原文是“在英语课堂上,我只将我对诗词的理解表达给学生,将诗人真正的、本质的美好讲述出来,和对待中文读者、中国学生一样。我想真正用生命将诗歌的情感、意志诠释出来。当然,我在课堂上的吟诗诵词,也吸引学生们陶醉于中国传统文化”)2.A(“塑造了山水意境,然后打通了诗歌与自然之间的对话路径”分析不当,原文是“这些诗人在塑造山水意境的同时,也打通了诗歌与自然之间的对话路径”,属于并列关系)3.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蕴含着和谐自然的思想,蕴含着田园趣味。A、C、D三项的诗句蕴含着“家国”情怀,蕴含着“兴国”之忧欢)4.C(C项阐述的是中国古典诗词在中华文化的“版图”中所处的位置和地位,不属于“中国古典诗词特点”范畴)5.①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文情怀贯穿了民族灵魂,抚慰着我们的人生,与时代的核心价值“为人民”“爱国家”主题不谋而合,与“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同美共生。②中国古典诗词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③由作者到读者,不断传达出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让人们在经历很多苦难和不幸后能保持乐观、静。(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6.C(“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人们也都乐于接受”理解错误,文中是为了表达作者对这种现象的痛心,他不希望中国传统的艺术品被工业商品替代)7.D(“意在反衬工业社会的丑陋并直观地表达出对工业时代的批判”错误,文章是为了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美)8.①在新文化的冲击下,许多中国人盲目追求西方文化,而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趣。②国人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重新培养他们的情趣。(每点2分,答对两点给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9.①中国人有高尚的生活情趣。他们闲暇时亲近自然,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愉悦精神,表达情谊。②中国传统的审美艺术优雅古朴。古书装帧、信笺、瓷器、绘画等,优雅和谐,赏心悦目。③中国传统的文化充满人文主义精神。人们注重精神的愉悦,强调生活的艺术,把人当成中心,把人类幸福当作终结。(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10.BEG[(原文标点)吾不忍其穷,无辞以白其大人,如不往,便为母子永决。]11.A(词义不同:前者为“胜过、敌过”,后者为“美”)12.C(张冠李戴,“认为他是个神童,就想把他留下做个小吏”“知府就派人保护他并送他回乡了”的是“刺史”,不是“知府”)13.(1)汉族官吏于是利用这些恶为自己(牟取)利益,如果能得到僮仆,就放任这种罪恶行为,【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24-XJ709·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