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2025届全国高三单元阶段综合卷(二)语文试题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九师联盟高三二月
2、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2月质量检测语文
3、2024九师联盟高二十月联考
4、九师联盟20242024高三二月质量检测巩固卷
5、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模拟卷下语文二
6、2024九师联盟高三二月
7、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文数
8、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二月质量检测巩固卷
9、2023-2024九师联盟高三二月质量检测巩固卷理综
10、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语文答案
3.(1)B(“一个‘细’字准确抓住牧童的身形特征”错,“细”字形容的是春雨的特征。)(2)①最后两句是牧童正面形象的特写,顽皮活泼的牧童把蓬蒿插在腰间当作箭,想象自己成了一位威风凛凛的武士,连猛虎也不敢再来欺负小牛犊。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运用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塑造了“山中牧童”形象,“不怕猛虎欺黄犊”点出山中收童勇敢无畏的性格。③最后两句生动、风趣地表现了牧童幼稚、天真的精神面貌,令人忍俊不禁。(每点2分,意对即可)4.(1)C(“这致使词人‘无计花间住’”错,词人“无计花间住”的原因还有“尘缘相误”。)(2)(1)相同点:两者都借“世外桃源”这一意象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2)不同点:①秦观因个人屡遭贬谪而产生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因而本词还蕴含了词人欲归而不得归的迷茫和悲哀。②《桃花源记》则通过描绘一个与现实的污浊黑暗截然相反的美好境界,来表现作者对安宁和乐、自由等的理想生活的追求。(相同点2分,不同点4分,每个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5.(1)C(“味觉角度”错误,应该是嗅觉角度。)(2)①领联运用拟人手法,“舞倦”“懒”写出雪花飘飞轻柔无力的状态,“特地忙”写出雪花在风的吹动下飞得快飞得急的状态,生动形象,新鲜活泼。②尾联运用想象,诗人想象有谁会把这雪花做成汤饼,让世人喝下以净化人间的俗气和浊气。诗人将雪和人间烟火自然巧妙结合,新鲜活泼,富有生活情趣。(每点3分,意对即可,酌情给分)6。(1)C(“忧心一无所获而被他人耻笑”错误,“空归不管旁人说”意思是:空手而归,至于别人怎样说,那就由他去吧。这里表现的是渔夫的旷达,而不是忧心。)(2)相同:①两首词中的渔夫个性都是旷放无拘的,朱词中渔夫醉醒无时,夜晚坐定垂钓,洪词中渔夫前一晚在西浦醉眠,后一晚则在南溪独钓。不同:②朱词中渔夫是徜徉山水的隐士形象,他脱离尘世喧嚣,过着“绿蓑青笠“披霜冲雪”的渔人生活,出没在水天同色的江上,自由自在。③洪词中渔夫是真正的打鱼人形象,他生活贫困,“巨鱼漏网”“衣百结”都能展现他的窘迫困顿,但他乐观旷达,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便感到快乐与满足。(每点2分,意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7.(1)A(“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错,首联“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意思是饮食方面有什么吃什么勉强凑合着能够填饱肚子,衣服穿着方面虽然稍次一些,但也足够来暖身了,一“聊”一“亦”足以表达诗人对生活要求不高,自我满足的心态,可见首联虽然说客观上物质条件不充裕,但主观上是知足常乐的,并非指“生活困窘”。故选A项。)(2)①知足常乐: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充腹暖身即可,他认为“瘦薄”不影响“得年”,“单贫”无碍“长福”,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态度。②淡泊不争,酒脱随性:诗人以“老龟”“蟠木”自比,不羡不争,表达出淡泊随性的生活态度。③坚守本心:诗人心中自有裁断,不在乎“闲人”的看法,可看出他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坚守。(每点2分)》8.(I)A(“表达了诗人被贬官之后内心的失落和惆怅”,感情理解错误。)(2)①抒发了诗人对湖上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人心情闲适,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万物在诗人眼里依旧美丽鲜妍,令人心情偷悦。②颈联承上启下,既是对开头两联景物描写的总结,同时又为尾联进一步抒情,寄托美好愿望作必要的铺垫。(每点3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