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1(第1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一)1历史试题

国考1号1(第1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一)1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国考一号2历史
    2、2023-2024国考1号3历史
    3、2023-2024国考1号3历史答案
    4、2023-2024国考一号4历史
    5、2023-2024国考一号4历史答案
    6、2023-2024国考一号历史4
    7、2023-2024国考一号历史3
    8、2023-2024国考一号3历史
    9、国考一号2024历史
    10、2023-2024国考1号2历史答案
储粮的问题,有利于增加粮食储备,提高应对粮食危机的能力,故选A项。仅凭材料信息不能得知我国实现了粮食储备的智能化,排除B项;粮食储备技术的提高不会提高粮食产量,排除C项;粮食储备技术提高不能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排除D项。15.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采取多种方式援助非洲,帮助非洲解决粮食问题,有助于世界消除饥饿,体现了我国的大国责任担当,故选D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国际新秩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对非洲进行援助,帮助非洲解决饥饿问题,与稳定世界政治秩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16.C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4一2012年我国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玉米、水稻、蔬菜的认证个数都有所增加,这体现了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故选C项。我国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玉米、水稻、蔬菜的认证个数增加,不能反映出环境污染得以根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不能说明人们生活得到改善,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国家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国民身体健康,但据此不能说明国民幸福指数提升,排除D项。17.(1)特点:种植时间较早;地区分布广泛;采取撒播的播种方式;配有原始灌溉系统。(3分,任答三点即可)意义: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人口增长;推动了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灌溉受到重视,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3分,任答三点即可)(2)表现:农产品种类丰富;手工业分工细化;金属货币出现。(3分)原因:两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灌溉比较发达;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3分)18.[示例门观点:新非洲体系出现在美洲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3分)阐述:新航路开辟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对美洲进行了殖民掠夺,再加上传染疾病的传入,美洲原住民大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为了补充美洲的劳动力,西欧国家开始了黑奴贸易,大量黑奴被贩卖到美洲,体现了偶然性。欧洲列强在贩卖黑奴的同时,也带去了非洲的物种,如水稻、秋葵、咖啡和芝麻等,丰富了美洲的物种,改变了美洲的饮食习惯。非洲的一些习俗、文化也一同被带到了美洲,促进了物种、文化的交流交融,促使美洲出现了新非洲体系,体现了交流的必然性。总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逐步加强,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各地区间的交流也不断强化,新文化体系的出现也不再是新鲜事物。(9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9.(1)作用:阿拉伯商人在世界贸易中起到了桥梁作用;促进了洲际物种的交流;促进了欧亚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4分,任答两点即可)(2)物种:玉米、辣椒、番茄、花生等。(2分)影响:增加了中国的农作物品种,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促进了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缓解了当时人口激增的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美洲物种的广泛种植,过度垦荒,导致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4分)325DY·历史-R-选择性必修2-Q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