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5年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25·G3DY(新高考)化学-R-必考-QGA-N 化学(二)2试题
第五单元电离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1.D解析:2易溶于苯,向衡体系中加入苯,苯萃取2而使衡向左移动,A项不符合题意;加入NI固体,碘离子的浓度增大,衡向右移动,B项不符合题意;加入AgNO3溶液,发生反应Ag+十I厂一AgI¥,衡向左移动,C项不符合题意;氧化铜不与衡体系内的物质发生反应,衡不移动,D项符合题意。2.B解析:向铬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温度不变,则铬酸的电离常数不变;铬酸越稀越电离,则电离度增大;加水稀释,粒子浓度减小,故溶液导电性减小;根据质量守恒可知铬元素的质量不变。综上所述,B项符合题意。3.A解析:NH3·H2O为弱电解质,少部分NH3·H2O发生电离,溶液中的粒子以NH3·H2O分子为主,NH·H2O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OH)=c(NH4)十c(H+),则c(OH厂)>c(NH4),故c(NH3·H2O)>c(OH厂)>c(NH)>c(H+),A项正确。4.D解析:由图可知,2先达到衡,则p2>1,增大压强,生成物的含量减小,说明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气体分子总数小于生成物的气体分子总数,D项符合题意。5.A解析:四种溶液对水的电离均起抑制作用,氨水中c(H+)为1×1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c(H+)为1×10-11mol·L1,醋酸溶液中c(OH)为1×10-1mol·L1,盐酸中c(OH)为1×10-12mol·L-1,则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氨水,A项符合题意。6.B解析:加入NH4CI固体,铵根离子的浓度增大,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减小,①错误;②加热,衡正向移动,c(OH)增大,②错误;加入NOH固体,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比原浓度大,③正确;加水稀释,衡正向移动,c(OH)减小,④错误;加入MgSO4固体,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衡正向移动,c(OH)比原浓度小,⑤错误;加入硫酸,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减小,衡正向移动,c(OH)比原浓度小,⑥错误;⑦加入N,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一)比原浓度大,⑦正确。7.C解析: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NaHSO4电离出H+,水的电离衡受到抑制,溶液中c(H+)>c(OH),A项不符合题意;将水加热煮沸能促进水的电离,但c(H十)=c(OH-),B项不符合题意;向水中加入Na,水的电离衡受到促进,且溶液呈碱性,c(OH)>c(H+),C项符合题意;向水中加入NaCl固体对水的电离没有影响,溶液中c(H+)=c(OH),D项不符合题意。8.D解析:超临界水不能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弱电解质,A项错误;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Kw增大,但c(H十)=c(OH),故水仍呈中性,B项错误,D项正确;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w不变,C项错误。9.C解析:氨水为弱碱,用碱式滴定管量取,A项正确;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酸性,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项正确;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标准液体积读数偏小,所测氨水的浓度偏低,C项错误;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D项正确。E·1825DY·化学-R-选择性必修1-QGB·Y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