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月考)历史答案

全国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月考)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2、2024年名校联盟优质校高三大联考试卷历史
    3、名校大联考2023-2024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
    4、2024全国名校联考卷
    5、全国名校联考2024第二次
    6、2024名校联盟优质校高三大联考历史
    7、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
    8、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9、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10、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
高三总复习双向达标月考调研卷历史(四)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六单元至第九单元(月考一至月考三占40%,月考四占60%)。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秦朝的统一形态在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事防御等“硬件方面”应该是明确有效的,但在“软件方面”却远远没有达到统一天下的基本要求,甚至还一直存在着两大板块之间无法弥合的对立与仇视。该学者旨在说明A.官僚政治符合时代潮流B.秦朝文化认同感的缺失C.秦朝的速亡具有必然性D.秦的统一形态明确有效2.晚唐诗人李频在《长安感怀》中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将诗人的压力表露无遗;王建在《送薛蔓应举》中写到“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则生动地反映了士人登科的社会现实。据此可知,科举制A.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壁垒B.践行了四民平等思想C.注重士子文化才能的培养D.缓和了统治阶级矛盾3.1861年初,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办理外交事务;1861年后,英、法、俄、美相继派遣公使常驻北京;1866年,清政府派使团往欧洲各国游历;1867年派外交使团出访欧美各国;1875年派郭嵩焘为驻英国公使。这些事件表明清政府A.已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履行了《南京条约》中的规定C.逐渐融入近代国际外交体系D.学习西方进行政治体制改革4.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先后培育出水稻、粟(小米)、大豆、甘薯、玉米等农作物。据此可知A.人类文明兴起以农耕为基础B.亚洲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C.农业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D.粮食作物培育推动了社会分工历史四第1页(共6页)
本文标签: